八卦江湖-LIB2.09侧记

所谓会,开的其实是热闹!――书骨精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八卦。
上一篇写了正记,这一篇就八卦一下。

琴:
小钟童鞋的X取向问题一向被质疑,虽然他在大庭广众下一再申明他婚了,还逢人就散喜糖,但是在表哥温柔的眼神和动人的酒窝面前是否能立场坚定还真需要考验。钟南山院士准确地预测了甲流疫情的走向,而我们的小钟同志勇敢地预测了LIB2.0的走向:大胆地走,向前走,一起走,朝着目标走!原来姓钟的都善于预测啊。
丫枝说:“历史上还有个钟子其,搞了个很著名的同性恋,现在称同志。”
马上有人恍然大悟:“小钟的博客不就叫高山口水吗?”拜托,一问兄,是高山流水好不好。
唉。。。。。。钟表钟表,钟和表在一起,难道是前世注定?


棋:
会议如棋,全在上一篇。插播一张八卦据点211室(表哥居所)的群八照,整个会议期间,这个屋子不断吸引着各方八友,传出的欢声笑语可是震撼了整个楼层呢。

(表哥摄)
书:
小钟和SOGG参加的最后一轮PK扣人心弦,超平在赛前就让大家监督K师不准偏心。手心手背都是肉,这可难坏了我们的一子评委,一边是前绯闻男友的糖衣炮弹(喜糖),一边是好朋友千里迢迢从厦门专门带来的漂漂的读库笔记本,关键一票投给谁?投给谁?投给谁?天人交战的一子姑娘最后把这一票投给谁了涅?你猜你猜你猜猜猜。我是投了SOGG的,谁让SOGG也送了我一本书呢,反正我举的手也不算。嘿嘿。。。虽然我就坐在大众评审的后面,满可以冒充一下,可是新涯不让*_^。PS:还是表哥聪明,根本不去当这个大众评委。
其实啊,会前小钟和SOGG两人就约定,以体重定胜负。谁知道最后变成了猜丁壳。
(SOGG提供)

“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会后的第二天,我和表哥、一子、小钟、Nalsi等游览了磁器口古街。喝老茶、吹空牛、画闲画。。。这就是重庆人的悠游人生吗?每一个古城,似乎都有这样柔软的时光。


关于诗的记忆有两处,一处是在会议前一天和上海的朋友们FB的时候,金妮向巧英馆长介绍我时特别提到上次我为上海2.0会写的诗,就是被包租公称过度押韵,而老槐和萧老大称很寒的那首,我当场又汗一次。。。第二处是在磁器口,薄雾的山城,细雨蒙蒙,一幅“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的景象。有人吟起了“巴山夜雨涨秋池”,我想表哥可能更喜欢“淫雨霏霏”,谁知道这个北大毕业的文科生居然问我“淫雨霏霏”出自哪里?BS!严重BS!


酒: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抱美人马上归。 向美女献殷勤自然要用葡萄酒,深喑此道的表哥从西班牙带来一瓶地道的葡萄美酒,本来是要送给一子美媚,谁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个更美的美女出现了,立刻吸引了表哥全部的注意。伤心的一子不得不和别人分享这瓶美酒,连K师都说:这酒挺酸的。是哪个美女有这么大的魅力呢?请问LEON先生。
(表哥摄)
花:
2.0的会本来是草根的会议,和花不搭界。本次会议草根的味儿却是淡了许多,可能是因为来参会的博客比较少,馆长比较多,特别是两个八卦金奖和银奖得主的缺席,使2.0的八卦文化难以彰显。寂寞的表胸感慨地说:小三不好当啊
其实会议越来越正统不是个坏事儿,用中国图书馆学会数图专委会主任孙一钢的话说:“很多馆长来参加LIB2.09年会,意味着图书馆2.0已经从草根一族纯技术的研讨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这不,大腕馆长竹帛斋主一说要来参会,雨僧兄赶着要给他戴上一朵小红花,表哥真地把一朵小红花带到山城了哟,可惜斋主最后没来。就放送一朵我在渝州宾馆里拍的小花吧。纪念一下这个占地广阔、环境优美的政府后花园。

最后还是来一首打油诗:
琴棋书画诗酒花,
八卦件件不离它。
柴米油盐皆可抛,
难忘骚哥功夫茶。

OVER!希望明年能继续八卦。

会议如棋-LIB2.09正记

也许关于图书馆2.0是技术还是理念的讨论还在继续,但是图书馆2.0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路,也许,关于图书馆2.0的概念还没有定论,但是图书馆2.0正在实施,它正阔步前进。

――――孙一钢(在LIB2.09年会上的发言)

因为会赶会,一直没来得及抒写一下LIB2.09的参会感想。杂记如下,如有八卦,非我所愿。谁说的:没有八卦的2.0会不是好会

会前,我在CNKI中查了一下,以关键词=(图书馆2.0  or  LIB2.0)检索,得到202条记录,而离老槐06年第一声炮响仅仅只过去了3年的时间,图书馆2.0已经如斯之热。

有人说:图林江湖,以会取胜,我说:会议如棋,棋如武功。

大凡奕棋,总有布局、中盘、官子三个阶段。此次LIB2.09的筹划正合此旨。

上交大陈进馆长的报告《Lib2.09旗帜下的大学图书馆服务创新》就是一个布局的案例,它并没有从2.0的具体技术入手,而是以学科服务为主线介绍了高校图书馆创新型服务的整体框架。其中既有概念的提炼,也有实例的嵌入,更有理念的渗透。通篇讲究一个”势”,气势,局势,态势。在上海地区LIB2.0会议中老槐曾说过:组织文化将决定图书馆2.0能够走多远。上交大2.0的应用全面开花、创新服务整体推进正是得益于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活跃的组织文化。有时候,别人做什么事你可以模仿,但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做事的氛围和建立一个有活力的机制是很难模仿的。

中盘的会议也是精彩纷呈,一个个案例仿佛一场场争夺实地的战役:

台大图书馆技高一筹,MSN机器人、机构典藏、Facebook应用、噗浪找书机器人、与台湾相关的网站典藏、RSS、用户数据挖掘……多点相连,要的就是一个”形”,本想取个外势,谁知却占天元。^_^

清华大学图书馆窦天芳老师的报告也是一个亮点,工具条将服务嵌入用户环境,Thu lib cookies 将OPAC延伸到豆瓣、卓越、AMAZON和Google Books,使用google MAP API增强OPAC查询感受,校内i机器人,SFX嵌入Google scholar 、超星和圣典,运用AJAX的个性化主页,RSS图书推送等,围空,点目,不亦乐乎。当然此次重点介绍的是利用多源数据建设的多层次立体化期刊导航系统,充分运用了Mashup/AJAX/RSS等技术。效果是鼠标放在一种期刊上,可以看见期刊的封面、最新的文章、期刊的评价、出版变更等信息。数据源包括从SFX知识库中抽取的期刊基本信息和链接规则(SFX公司完成),利用RSS收割文章数据形成的资源池(主要从CNKI,前端自已开发),评价信息由参考馆员从数据库商处获取,期刊变更信息来自Ulrich’s (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目前能提供馆藏5万多种期刊中的15000多种。确实很炫很实用,但是目前还在测试阶段,只向北京地区几所高校开放,希望早日发布。正如丫枝同学所说:应该感谢清华,他们的期刊导航基本在为全国多所大学图书馆服务。

新涯总结了重大图书馆的2.0实践探索,其中”我的书斋”等已是耳熟能详。

厦大的李显辉讲台感很好,介绍了在信息素养课程中如何注入2.0的内容。讲到SNS,显辉说:“到期末最后一节课了,开场白就是:同学们,很遗憾地告诉你们,本学期所有介绍的网站都被封了”怎么办?翻墙!QQ群里一个知名小盆友接:以后检索课作业就让学生下A片了,下到的过下不到的挂。。。

江波介绍了暨大图书馆门户中的2.0化设计,其中标签式的资源管理,以及在多个模块中加入用户互动功能令人印象深刻。MS此系统已经商业化。

官子阶段的“赢在20”大PK是经过特别设计的会议环节,模仿了超级女生的竞赛模式,又由超女主持。非常好看。6个选手各有特色,其中我最关注的是中大徐志玮MM的化学化工学科博客服务介绍,学科博客是国外图书馆近年来的一个走向。该博客网址是:http://lims.sysu.edu.cn/huaxue/chemblog/,会后我浏览了一下,内容还是比较丰富。从Google Analytics的统计看,访问量超过了一万次。当时我提了三个问题:什么平台?互动性(留言数)?、访问来源?(多少是校内访问?其实我想问的是有多少是有效访问量)。后来想想我的问题提得不好,太细节。如果上天给我一个重来一次的机会,我也许会对徐MM说:请结合中大的博客谈一下学科博客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前景。

本次会议的最大悬疑出现在终场时刻,一位神秘人士向3位PK选手各抛出一个9段级的八卦问题:

请杨涛回答在家里是杨大哥说了算还是杨大嫂说了算?QQ群里某杨涛的朋友答:杨大嫂。

请SOGG回答由其维护的QQ机器人最近跑到哪里去了?QQ群里答:死啦死啦的。

请小钟回答勇救落水MM后有什么后续的发展?(很为小钟拉分)小钟答:我已经婚了,新娘不是她。

酒席时该八卦兄来向K师拜山头,始终不报姓甚名谁,这么有八卦潜质的人怎么能放过?众人齐呼:人肉人肉!哈哈。。。据说已经人肉成功,居然是他。

最后还是引用孙总的话:

“2.0年会为国内外图书馆界的WEB2.0和LIB2.0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几年来,2.0年会的参会规模不断壮大,学术研究水平不断提升,影响力日益增强,对中国LIB2.0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探索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官方都发言了,谁敢说这是最后一届。嗯哼。。。

所有关于LIB2.09的资讯,尽在编目精灵

(表哥摄于德庄火锅门前的长江之滨,重庆的夜景是LIB2.09的幕布)

关于Web2.0与数字图书馆的对话

今天,一个在国外求学的学生与我探讨Web2.0与数字图书馆的一些问题,虽然并不像KEVEN的正规访谈问卷,但也挺让人深思的。国内的LIB2.0发展到现在,新的应用没有大量涌现,已有的应用也远远没有普及,困惑依然存在,问题也还是那些问题。僵化体制的惯性仍然顽固地横亘在那里,于是你发现,什么都没有改变。

问答摘录:

你个人是怎么理解WEB 2。0的?你觉得什么样的东西可以称之为2。0 ?
WEB2。0技术比较明确,有代表性的就是RSS、WIKI、SNS、AJAX那几个,但是LIB2.0却是一个不明确的概念。一般意义上认为LIB2.0是WEB2.0在图书馆的应用,这是从技术层面上讲,如果从理念层面上,LIB2又代表着创新、分享和互动的文化。

您是否认为一切能帮助达到这样效果的应用都是2。0?
2.0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他自身的内涵和外沿都可能扩大。

您认为IM是2。0吗?
这个还真不太好说,IM其实是一个很老的技术,但是应用于图书馆服务却是新的开拓。而且现在的IM技术本身也在发展,比如使用了一些“mash-up”。
(呵呵。。有道理。。暂且不管他是不是2。0。但是他在图书馆的应用确实达到了增加交互的效果。)

你认为WEB 2。0可以怎样应用到图书馆中?
目前可以看见的应用,有RSS用于动态信息推送和订阅,TAG技术用于分面OPAC等。2.0技术目前在图书馆的应用还很小众。
尤其是国内。。 您个人认为原因是什么?
国内外有差别。比如社区,国内图书馆基本上没有应用。
那您觉得是图书馆的原因还是用户的原因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用户习惯,馆员的意识和能力等等。
国人的分享意识比较差,而2.0是依靠EVERYONE贡献智慧的

那您觉得2。0对图书馆有用吗?
如果2。0代表着技术发展的趋势,那么图书馆就应该去研究和应用
单纯是为了应和技术发展趋势吗?有没有实际用途呢
可以选择性应用,同时培育用户环境也很重要
培育用户环境。。您觉得这是图书馆的任务吗?
国内图书馆的服务很多时候比较被动,等着用户上门,这种观念应该改变,也就是图书馆营销
营销?我头一次听说,现在图书馆不都是非盈利吗
国外也有这个概念啊,就是宣传推广自己。现在很多数据库都提供RSS,主流的几个图书馆管理系统也都在新版中加入了这个功能,但是用户还不是很了解,这就需要我们做推销,因为这确实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
呵呵。国外这个概念很强。。很多图书馆都在推销自己。

如果你要用WEB2。0到您的图书馆。您会用哪些?
RSS,TAG。。。

博客呢?
博客目前还没有看到很成功的应用
我觉得还是跟您刚才提到的用户的使用习惯有关系。中国的用户不喜欢发表意见
2.0技术目前还是一些小型的改造和优化,可以说,不用,也不影响图书馆的服务,只不过用户体验没那么好而已,这可能也是很多图书馆没有用的原因吧
也就是说不是必须的。起码现阶段是
嗯,可以这样说

那贵馆短期内也没有开发2。0的打算了
这个不是由我决定的,在我的工作范围内,可能会先把IM用起来,很多馆不用2.0,其实管理因素更重要。
管理因素。怎么说?
管理者有没有这个意识,技术人员是否有动力。
技术是明确的,技术从来都不是难点。真正决定图书馆发展的都是人文方面的东西。

如果我让您对国内图书馆尤其是数字图书馆中WEB 2。0的应用提点建议。您会提哪些方面的?
理念先行,因地制宜。

博客是不是一个好平台

上午,一群闷骚客进行了一次非正规学术讨论。起因是超平老师想找一个好的图书馆工作博客。最好是图书馆员个人开设的。

结果令人失望,目前国内图书馆博客大多是集体创作的博客,个别博客是个人维护,博客的活跃度、用户参与度等都差强人意。

超平老师于是提出:是时候应该深入研究这些WEB2.0应用的适用性了。在2.0会议上,应该讨论在这么多2.0工具中,现在图书馆服务用得最好的是哪些?诸如这样的问题。

金武钢同学的研究表明:国家科学图书馆博客,曾记录了2003年l1月以来该馆的日常工作、重要会议等内容,可能是国内最早建立的图书馆博客,但已经关闭不再提供服务了。2003年之后,有些中小型图书馆零星开设博客,尝试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但总体来讲,未能在图书馆界形成广泛的影响力。。。目前在图书馆界有较大影响力的”211工程”高校图书馆、省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已经提供博客服务的很少;能够持续不断地更新、与用户交互热烈的图书馆博客,更为鲜见,远未能形成图书馆博客的建设热潮。

众人热议,未经授权,摘录如下(为集中同主题内容,顺序有变):

(博客只是工具,并不是必不可少的)

Y:博客只是一个易用的平台,不能说是最好的工具
Z:说实话,对于读者来说,博客和网站上的新闻发布有多大的不同?
Z:这些工具,都不过是信息发布和沟通的一种手段而已
W:博客在国内图书馆专业领域、学术研究领域很”热”,而在服务、实践领域相对较”冷”;在国外较”热”,而在国内相对较”冷”
Q:是的,我的意思是博客本身就是一个工具而已
C:如果仅仅是发布信息,在已经有了网站的前提下,博客有什么意义
Y:如果有一个强大的、更新方便及时的主页,是不需要博客的
W:不少图书馆对博客的信息服务持观望态度,并不是不愿意为用户提供,而是因为已经拥有读者论坛(BBS)、即时通讯(IM)、在线聊天室等信息交流渠道了。有的还提供图书馆公告新闻的RSS订阅、数据库信息资源RSS推送等服务。他们认为已有的信息交流渠道足够多,比较通畅,没有必要再多此一举通过博客进行信息交流了。
Q:从技术角度看,不就是一个内容管理的东西么,和留言本有什么区别,不要神话她
Z:很简单,博客的意义在于:从管理角度来说,部署简单得多
Y:如果是我,开工作博客的唯一原因是主页不归我管,改起来太麻烦
Y2:我使用了一段时间,觉得就是好在:发布有意思。比我用图书馆的新闻发布平台感觉舒服
C:老槐说过国外有些小图书馆用博客代替网站,我觉得也就仅此而已了
C:比如说推荐书,博客没有豆瓣的优势,除非博主是一个超级强人,对阅读有很好的修养

(要做一个好的工作博客,需要设专岗,还要有感情)

Z:我觉得博客咨询如果作为一项服务去做,单纯兼职去搞搞,是做不好的。必须要有人去推广才行
Q:如果真想把图书馆博客搞好,就需要专人专岗了
Y2:Q所言极对,现在是真正关注的与推广的人还是少
Q:一个工具要用透,用活还是需要时间的,需要精力的
Z:专人设岗,即使不是博客而只是一个留言板,一样可以做得很好
Z:从工作人员角度来说:可以带感情,从读者角度来说:可以和一个带感情的馆员交流
C:就是啊,博客要做的话,看起来门槛很低,但要做好很不容易,对馆员的要求很高
C:文字要好看,要有思想,态度要真诚
Z:博客的生命力在于博主的感情用事
Y:海大的咨询台(留言本)就很带感情,感情不是由平台决定的
Z:没有一种热爱,持续的热爱,做不出来这样的留言板啊

(必要的政策空间)
Q:也要领导给你空间啊,看你说几句嬉皮的话,就觉得会得罪读者
Y2:我们发新闻要经过办公室审,书记确审之后
C:所以对于大多数人,豆瓣这样随便上去说说还是更有吸引力的
Y2:豆瓣的好是记录了自己又记录了别人,同时没有任何压力,写篇读书评论就象。。。(不雅词汇,删除18字)
Y2:海大那种图书馆留言本,我能回答出来我也不敢那么回答,我想北大清华更不敢那样回答
Y:南北差距?
Z:海大是特区嘛
Z:我觉得领导搞发布信息审核这个东东真是笨得要命,因为审的时候可能心不在焉,如果出了问题,主要责任就在领导了,领导必须得担着。不审呢,责任就在发布信息的人了,下面的人敢不小心一点?而领导多半一句不知情,个人行为就过去了,顶多也就是监管不力。
C:监管不力也是重大责任,如果没有审查制度领导交代不过去

某领导总结:讨论到最后,就是政治问题了。

(另一个思路:学科博客)
C:学科博客倒是不错,上海师大的两个都还可以,也许博客比较适合用来为学科服务。

或者,做为信息检索课教学博客也不错。
---------------------------------

附:目前国内(大陆地区)图书馆的工作类博客列表

(高校图书馆)

图书馆吱声(厦门大学图书馆博客)http://news.xmulib.org/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学科博客 刘晓霞 http://202.121.63.18:8001/blog/1/

上海师范大学:金融学院 学科博客 杜慧平 http://202.121.63.18:8001/blog/2/

上海图书馆泛团闪亮新家http://www.dlresearch.cn/fantuan/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图书馆非官方博客http://znlibrary.blogbus.com/

浙江林学院图书馆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ilibzjfc

西安工程大学图书馆流通部http://blog.sina.com.cn/lttsgltb

读者与馆员(九江学院图书馆博客)http://blog.163.com/librarypaper_jju/

科技查新的博客(华中农业大学科技查新BLOG))http://blog.sina.com.cn/hzaukjcx

(公共图书馆)

图林草根(佛山市图书馆借阅部博客) http://blog.sina.com.cn/ftjyb

首都图书馆博客 http://blog.sina.com.cn/clcn

书眷苏城(苏州图书馆博客)http://blog.sina.com.cn/szlibfgbkfyqps

月亮泉水的点点滴滴(苏州图书馆胥江中学分馆博客)http://blog.sina.com.cn/mi1998

补充两个台湾大学的信息检索课博客(来自编目精灵):

資訊與網路資源利用 / 謝寶煖:http://informationlit.blogspot.com/

圖書館利用與資訊檢索 / 陳雪華(?):http://libinstruction.blogspot.com/

老槐2.0文化串烧

上海地区第三届图书馆2.0研讨会,老槐以《图书馆的2.0文化》惊艳全场。上文我已有介绍。今将4个2.0文化串烧,以为我辈共勉:

舍我其谁的Geek
做永远Beta的事情
以FB的名义
将八卦进行到底

正确的解读:

舍我其谁的技术+理想
做永远创新的事情
以交流协作的名义
将快乐进行到底

上海地区LIB2.0(三)听会记

是不是图书馆2.0不要紧,关键是要实践和发展。  --新涯

上海地区第三届图书馆2.0研讨会,网络听会一天。

会议日程:http://dqdx.blogbus.com/logs/29955223.html

资料下载:http://iask.sina.com.cn/h/user.php?fixed=ishare&uid=1509673673

听会印象:

1、 最出彩的报告:老槐《图书馆的2.0文化》。

槐师总结的2.0文化包括:

Geek文化:崇尚技术、渴求创造

Beta文化:求新求变、宽容挫败

FB(腐败)文化:沟通、协作、分享的文化。酷吧,FB都可以变成褒义词,只有槐师想得出来。看来海派图学的特色不但是2,而且还很FB

八卦文化:快乐、不拘一格的文化。群里有人说:八卦是槐师的长项^_^

继续阅读上海地区LIB2.0(三)听会记

WEB2.0+图书馆=图书馆2.0的新解读

2.0只是一个符号,一个象征,它是“创新”的代名词。――――KEVEN

看到新涯的新博文:我们为什么不提倡WEB2.0+图书馆=图书馆2.0,引发了一点思考。

我的想法是,“图书馆2.0”作为一个新概念,必然有其发展演化的过程,目前仍然处于众说纷纭的阶段,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思考的深入,必然会为它赋予更深的内涵。

关于图书馆2.0的定义,除了上面那个著名公式所代表的技术应用说以外,还有服务模式和服务哲学说(Michael Casey)、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说(Casey Bisson)、互动空间说(Sarah Houghton)等等(见图书馆2.0的七个定义)。

甚至还有另外两个完全与技术无关的公式:

library2.0=(书及其它东西+人+根本的信任)×参与(Darlene Fichter)

图书馆2.0=网络时代的读者+不甘寂寞的图书馆+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一丝不狗)

(插播八卦:图书馆2.0正是处于这样让人不明所以,所以思春多情的阶段。(by游园))

虽然图书馆2.0更强调实践,而不是太多的概念辨析,但是作为一个已经进入了图书馆学专业术语体系的词汇,仍然有必要澄清一些观点。

笔者认为:WEB2.0+图书馆=图书馆2.0,这个公式其实仍然可以成立,只不过不能再简单地解读为“WEB2.0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如果图书馆只是一个应用的对象,library2.0这个词条早就从维基百科中被删除了。

在数学公式中,“+”的两边必然是两个同类的变量,在WEB2.0+图书馆=图书馆2.0这个公式中,“图书馆”也不应只是一个限定词,而是与WEB2.0对等甚至更重要的主体词。

我们可以将“+”理解为:

应用:有选择的技术应用;

渗透:开源、互动、用户中心、无所不在、惠及长尾等理念对图书馆行业的渗透;

结合:WEB2.0技术和理念与图书馆独有的核心价值、职业伦理、服务模式以及现状等相结合,催生出的变革。

早期的定义显示了技术的冲击,以及图书馆人憧憬的技术救图的美好愿景。技术的发展是明晰的,技术应用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以技术入定义会让人容易理解。然而WEB2.0本身就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概念,它甚至也不仅仅是技术+理念,更深层的原因是社会本身的演进。有人从经济学的角度解析WEB2.0的产生:在丰饶经济学下,丰饶的是用户和消费者的选择权,稀缺的是选择的有效性;而在稀缺经济学中,则正好相反。所以,基于丰饶经济的社会现实,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革命性的需求,Web2.0只是人的行为在最接近意识层面的一种变革。这种丰饶与稀缺的概念不是同样适用于信息经济学吗?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认为图书馆2.0是丰饶的信息导致的变革呢?

当我们透过技术的表象,看到社会发展最本质的规律,其实是以人为中心、以生活方式为中心的经济在推动,我们就会更深刻地理解2.0“以人为本”的根本思想。康德早就将“人是目的”列为其“道德三律令”的核心内容。图书馆2.0的发展,也将更多地依赖人的作用,而不是技术。

WEB2.0+图书馆=图书馆2.0,就让我们理解为是WEB技术的一次飞跃与图书馆精神相结合的一个时代吧。

图书馆2.0的新职位

  A new message, bold vision, get attention 

  一个新的启示:立下远大的抱负,然后获取注意力。 

     ――――Jeffrey Trzeciak ,University Librarian,McMaster University Library 

  馆长让每个部门上报拟新增的岗位名称,要求打破传统思维的框架,从可能开展的新服务的角度,提出具体的岗位职责和竞聘要求。于是在想,要打造2.0的图书馆,应该新增什么样的岗位?

 

  印象中KEVEN曾经翻过一篇 “数字图书馆十种新岗位”,来自Laura Cohen的设想,包括: 

  1. 社会性网络支持Social Networking Support Librarian
  2. 2.0应用协作Collaborative Publishing Librarian
  3. 多媒体制作Multimedia Publishing Librarian
  4. 读者/学生协调员Coordinator of Student Participation
  5. 程序员Programming Risk-Taker
  6. OPAC升级OPAC Transformation Librarian
  7. 测试平台技术支持Testbed Technologist
  8. 数字化馆员Digitization Librarian
  9. 远程用户支持Remote User Librarian
  10. 图书馆员培训师Exploration and Training Librarian

  从汕头图书馆馆长培训班的资料中,发现麦克马斯特大学图书馆的经验很值得借鉴(PPT1)。包括: 

  停止做不需做的事情,抄录编目不再作为一项职能Eliminated
copy cataloging as a function
;相应地制定了“8个自愿离职计划”; 

  在一年中开设9个新职位(new positions): 

  • Metatadata librarian 诠释资料主任
  • User Experience Librarian 用户体验主任
  • Director of Liaison Program 合作计划主任
  • Director of Assessment 评估主任
  • Development officer 发展主任
  • Clerical support 文职支援 : 
    • Digitization 数字化
    • Maps 地图
    • e-reserves 电子指定参考书
    • tiered reference 分层咨询参考服务
  • 增加了7个新的专业馆员职位(new librarians ):

 

  1. Digital Strategies Librarian (Nick Ruest)
    数字化策略主任
  2. Digital Technologies Librarian (John Fink)
    数字化技术主任
  3. Teaching and Learning Librarian (Karen Nicholson)
    教学主任
  4. Marketing, Outreach, Communications Librarian (Catherine Baird)
    市场/交流/发展主任
  5. Immersive Learning/Gaming Librarian (Shawn
    McCann) 融入式学习/游戏主任 (酷)
  6. E-Resources Librarian (Janice Adlington)电子资源主任
  7. Archivist Librarian (Rick Stapleton) 档案主任

  另外还有:读者经验主任(User Experience Librarian、Wade Wyckoff), 编目政策主任(Cataloging Policy
Librarian)等新职位。

  Mcmaster University(麦克马斯特大学)全球排名148位,是一所中型大学,以研究著称。学校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是全加拿大最高的。是美国学术与研究图书馆学会(ACRL)2008年杰出学术图书馆奖获得者。

 

  该馆将图书馆变革聚集于2.0,制定图书馆发展愿景:使麦克马斯特大学图书馆获确认为全加拿大以读者为中心的最具创意学术图书馆。 

  编制“变革督导师手册”The Change Agent’s Handbook,邀请Michael Stephens等做嘉宾讲者(guest
speakers),制定12周的馆员2.0培训,主要是使用各种2.0工具(PPT4)。  总之,很2很强大。

 

  更多资料请见:汕头馆长培训班培训资料(强烈推荐下载)

 

  相关博文:到处都有2.0 

到处都有2.0 

今天上午参加馆内培训,三个内容。收获拾零: 

 

一、馆长介绍到浙大参加CADAL项目研讨会的情况。 

CADAL为“中美百万册书数字图书馆合作计划”的简称,由浙大图书馆牵头,联合国内共16家单位共建。十五期间国家投资7000万元,共数字化各种中英文图书、古籍、学位论文、民国书刊共100万册。用户遍及70余个国家和地区,日均点击15余万次,日均下载阅读图书4000册左右。 

访问地址(浙大):http://www.cadal.zju.edu.cn/Index.action(需安装特定插件才可阅读) 

经测试,学位论文和现代图书需要VIP权限。 

(注:第一次没访问成功,以为没有共享,幸得精灵提醒,谢!) 

十一五准备再建300万册图书,不局限于和美国合作。好消息是:所有985高校均可参建,那么我们也可以参与了。思考随之而来:我们有什么特色资源? 

 

二、副馆长介绍第6届图书馆馆长培训班(The 6th
Annual Library Leadership Institute)的收获。 

由香港大学图书馆创办及组织,汕头大学图书馆承办。 

网址:http://lib.hku.hk/leadership/2008.html,已提供PPT下载。 

培训主题:21世纪的虚拟及实体图书馆――图书馆长的挑战(Virtual
and Physical Libraries in the 21st Century – Challenges for
library leaders) 

形式新颖:61个参会者分成8个TEAM,各有一个主题: 

Ø Topic 1: Exponential Change in traditional Organizations
(Jeffrey Trzeciak)-传统组织的巨变 

Ø Topic 2: Planning and Project Management (Peter Sidorko and
Diana Chan)-计划和项目管理 

Ø Topic 3: Library learning spaces (Keith
Webster)-图书馆学习型空间(同IC) 

Ø Topic 4: Promoting and supporting Web 2.0 services on campus
(Jeffrey Trzeciak) -校园内的WEB2.0服务开发和支持 

Ø Topic 5: Putting Web 2.0 into practice (Jeffrey
Trzeciak)-实践WEB2.0 

Ø Topic 6: eResearch and the future of research libraries
(Keith Webster)-数字化研究和研究型图书馆的未来 

Ø Topic 7: Inspiring Innovation: Creating a discovery culture
(Jeffery
Trzeciak)-鼓舞人心的变革:创造一个发现的文化 

Ø Topic 8: Future of libraries: international 
trends (Keith Webster)-图书馆的未来:国际化趋势 

可以看出WEB2.0技术的确是当前的热点,有两个主题都涉及到。 

内容丰富,与图书馆实务密切相关。馆长参加的是第二组的学习,对图书馆制定规划有所体悟,一般模式是: 

使命  ->愿景->目标->可测度的指标Mission   vision     goals     objectives

 

相比于内容,馆长更感慨的是会议组织的方式。首先全用英文,采用“提问->讨论->案例操作->总结陈述”的流程。时间紧凑,伊感觉很累。 

  

三、我汇报了杭州LIB2.0会的参会感想,做了一个LIB2.0的普及培训,很自恋地宣传了我们的书。 

感觉:比杭州会上的发言好一点。主要是追求一种发言时松弛的状态。 

向领导建议:经常性举办馆内的这种培训和交流,让每个人都有发言和锻炼的机会。 

  

自由交流中,副馆长说:开会不仅要听会,更重要的是善于和同行交流,要抓住机会交朋友。我心里暗暗想,我不就是为这个去的吗。哈哈。。。

我最想见的blogger

本来说不写了,因为象我这样的初次参会者,想见的博客实在太多。不过看了游园小5的博,又忍不住叙说的冲动。
响应建中先生的号召:用小词汇来讲大道理,这里就不煽情了,BS一下游园的“把名字写在水上,随波而逝;把名字写成比特,一刻已不朽。”
哈哈。。。让你知道什么叫嫉妒。

我最想见的blogger是:

老槐、斋主:都三大了,还没拜见过带头大哥呢。还有一个技术派的带头大哥KEVEN。

河边、书骨精:我最欣赏的专业大编,巧的是同时获得了最具幽默博客,我这儿还有小奖品等着送出呢。盼望两位一定要来啊。

丫枝、小5、游园:这是哥们儿级的,也是三个将我引入江湖的人。看游园的博客我知道了图林,丫枝批准我入博客圈,小5批准我入QQ群,从此与图林结缘,过了一段快意江湖的日子。人生难忘的都是一些最初的感动。丫枝和游园还是我的半个老乡,虽然看他们的博客常常让人感到自己的浅薄,但是有这样的朋友你才会感到此生不虚。

SOGG、小钟、图娃:这是小兄弟级的。坦率,热情,专业,进取,他们是图林8、9点钟的太阳。

精灵、GINNY:这是美女+才女级的。有人说“网络图林是个寺”,所以女博客会格外让人惺惺相惜。

豫阳、E黍:这是酒鬼级的。:-) 酒酣胸胆尚开张,醉里挑灯,论剑更精彩。

图林老姜:很多人最想见唐人,我却想见图林另一个神秘博客“老姜”,能把老姜的神秘面纱揭开,才够有趣。

一思不狗、纳兰:一个是师兄,一个是师妹。怎能忘了?

还有一些神交已久的博友,怕是不能与会,也只能默念于心,盼后会有期矣。

一口气写了这么多“最想见”,真象游园说的“那你就堆出个人山人海”,不过要说多,还比不上小5,人家那一堆作者,一群Q友,就拉拢上了大半个图林,这群众工作做的。不服不行。

春风又绿江南岸,让我们相约在西子湖畔。

馆长,馆员,谁应该先2.0?

 馆长,馆员,谁应该先2.0?

――寻找LIB2.0的推手 

  看到小5在研究:馆长2.0有什么指标?想起游园在会议中的提问“馆长如何2.0?”以及我改造后的提问“如何让馆长接受2.0?”细心的人不难发现这两个问题的差别,前一个设问的隐含前提是馆长主动地想2.0,那么他应该怎么做?后一个设问的隐含前提是假如某些馆员先2.0了,那么他们如何让馆长接受2.0?  我们不能否认后一种可能性的存在,甚至我认为在2.0尚未普及的阶段,这种可能性较前一种更大。原因是:LIB2.0是直接由WEB2.0推动的,虽然LIB2.0“也遵循着自身的发展轨迹”,但是从目前大家有感性认识的LIB2.0来看,仍然以新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为主,这决定了图书馆的技术人员,或泛技术人员,而且是有激情、有抱负、有奉献精神的泛技术人员是最可能先2.0起来的一批人(图林博客中有不少吧?),因为他们对新技术最敏感,也最容易掌握新技术(萧馆所言“反向的信息不对称”),他们使得“来自于图书馆员的变革动能越来越充沛”(蓝字是大狗狗的语录)。 

  大会上,我们听到了馆员向馆长提出“馆长如何2.0”的问题,也听到了馆长对馆员2.0的要求(郑馆做报告时说:馆员更应该2.0)。那么:馆长和馆员,谁应该先2.0? 

  其实无论谁先2.0了,他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一个图书馆2.0变革的推手。然而这种推动力来自上层还是下层,效果可能大相径庭。为了将八卦进行到底,我还是拿萧馆的八卦来说事儿。  

  我的上一篇博文中说到,西南方在后天八卦中属坤卦,是六断之卦,假设我们从最恶劣的环境起步,要达到乾三连的最佳境界,应该先将哪一爻接驳起来呢?  如果说馆长层和业务骨干层代表了一种主观的意愿,那么资源环境层就代表了客观的条件。当客观条件不具备的时候,可以进行2.0吗? 

  我们不妨将资源层再细化一下,推行2.0需要什么资源要素?郑馆的报告中提及LIB2.0的发展目标的时候将图书馆的资源归纳为信息资源、软硬件资源和人力资源。这其中人力资源可能更重要,2.0也需要能把它玩转的人。如果基本的资源不具备,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这样的馆还没有达到1.0,那么我倒认为其不必盲目跟风2.0。这是指实践的层面,当然2.0的理念是应该被广泛普及的,斋主说:技术只是手段,理念才是根本。但是目前LIB2.0还是被打上了新技术的标签,是在理念指导下的技术改变服务范式的实践。如果以后LIB2.0的范畴被扩大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指导之下的实践都能被纳入进来,倒是也可以走一条非技术路线。 

  很显然,资源环境层是应该首先被接驳起来的。即从“坤”卦转化为“艮”卦。否则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那么下面应该接驳哪一爻?馆长?还是业务骨干?这就回到了我们最初的问题:馆长和馆员,谁应该先2.0? 

  最佳的路线自然是先接驳馆长层。即“坤->艮->离->乾”的转化路线(八卦图中的红线)。理由无他,馆长掌握更多的行政资源。如果我们将刚才提及的资源层中的三种资源视为显性资源,则行政资源就是一种隐性资源,代表了一种调控、支配那些显性资源的能力。萧馆的报告中说:“作为制度存在的图书馆,行政依然是主导”。只有馆长2.0了,才能保证2.0的全面推行,才能保证2.0被纳入制度的框架之中,从而保证2.0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服务保鲜)。从目前LIB2.0推行得比较好的几个馆来看,莫不是有一个馆长在做推手,如厦大的萧馆、上大的任馆、上交大的郑馆,以及重大的杨馆等。如果越来越多的馆长被2.0的精神所感召,加入推行2.0的行列,借助于馆长的话语权和话语渠道,以及图书馆间的横向网络,LIB2.0将会更快普及。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大家在听了郑馆的报告后非常振奋的原因。个人认为这个报告是具有开创性的,它标志着LIB2.0不再是零星的、小打小闹的技术尝试,而开始走向整体规划实施阶段;标志着LIB2.0开始全面融入图书馆工作的各个层面,唯其如此,才能称得上变革。尤其是它以“评估用户的2.0需求分析”将LIB2.0的原动力直接指向了用户需求。目的、要素、步骤的全面梳理,以及四大板块的基本架构,为我们展现了LIB2.0初步的全景图。 

  很多人羡慕之余,可能也会想: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2.0馆长怎么办?如果很“不幸”地,馆员先2.0了,那么势必将走一条“坤->艮->巽->乾”的转化路线(八卦图中的绿线)。 

  这种情况比较可能在一种扁平化管理的组织中实现(KEVEN说:2.0时代,要扁平化管理),如果“馆长只是一个网络节点”(萧馆语),那么来自馆员的推动力将很快渗透到馆长层。而如果是在一种层级化管理的组织中,这条路可能很难走。它取决于馆长的素质和馆员的奉献精神。这种推动力将经历一个上传而后下达的过程,也就会有更多的曲折。 

  在这种环境下,如果业务骨干想推行2.0,可能面临的问题有: 

  没有足够的资源,如得不到必要的技术支持; 

  想做的事不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 

  有其它的工作,时间和精力难以顾及; 

  无人响应,孤掌难鸣; 

  等等。。。。。。 

  虽然如此,我们仍然要鼓励馆员的创新,并且从已做起,身体力行。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以古语“道由技进,技达于道”做结。 

―――――――――――――――――――――― 

后记:刚看到老槐1986年的一篇文章,说在那个年代,图书馆基础理论研究开始转型的时期,变革性的研究往往“是靠一些领导者的贤明或某些研究者的自我牺牲精神零星地开展。”二十年后的今天,时代已经进步了吗? 

 (一些不成熟的思考,敬请指正。)

八卦2.0

  知道那首诗竟被K师朗读,巨寒。听说让萧馆听得发冷,再寒。谁让我听到这么好的会议太激动。申明:提议让萧馆现场赋诗的可不是我啊。不过丝毫不影响我对萧馆的崇拜之情,呵呵。。。。。。那幅八卦图简直太酷了,现场就迷倒一片,今天就拿来给自己的馆算一卦。 

八卦

  此图为伏羲的“先天八卦”,西南方为“巽”(xùn)位。为风卦,巽卦“柔而又柔,前风往而后风复兴,相随不息,柔和如春风,随风而顺。”2.0不正如春风徐来,正当随风而顺。 

  按照萧馆的解释,卦有三爻(yáo)(三层),第一爻代表馆长(里层)、第二爻代表主要相干人,即业务骨干(中层),第三爻代表资源和环境(外层)。以“一”为阳,表示想去施行,或条件配合;以“–”为阴,表示不想施行,或条件不配合。 

  爻者,交也。喻意宇宙间万事万物,时时都在交流,不停地发生关系,引起变化。所以以上三层也是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的。最佳的卦象是“乾”卦,就是说,某件事(比如推行LIB2.0),馆长也想做,业务骨干也想做,资源和环境条件又具备,属于“高度肯定”,则此事必成。 

  以此观之,“巽”卦为馆长不想做,但是下面人想做,资源和环境的条件还可以,属于“低主动”。按照萧馆画的红线,尚属可为之卦,勉强靠向东南,东南方为2.0的福地,目前引领着LIB2.0的风向。想想不错,2.0本是草根推动的事业,馆长不想做,可能是对2.0还不够了解,也可能馆长不是技术出身,对新技术还不够敏感。只要业务骨干想做,能做出一些成效,一些亮点,馆长自然乐观其成,馆长的想法是会改变的。要用我们草根的智慧去改变馆长。 

  自伏羲创八卦以后,又有“文王拘而演八卦”,如果按周文王改进后的“后天八卦”来看,则西南方为“坤”位,为地卦。天哪,那可是“高度否定”,是馆长也不想做,业务骨干也不想做,资源和环境也不配合,那倒简单,反正做不成。可是按八卦的解释,“坤卦明柔,地道贤生;厚载万物,运行不息而前进无疆,有顺畅之像”。坤卦和乾卦一样,在八卦中占特别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最初根源。卦是好卦,只是在推行2.0方面恐阻力重重,步履维艰。不管是风卦还是地卦,从卦象看,均是“柔”卦,巽卦柔而又柔,坤卦纯阴之柔,看来不能急,应徐图之。 

  下面按萧馆的先天八卦继续算。 

  看八卦所属五行:乾、兑(金);震、巽(木);坤、艮(土);离(火);坎(水)。 

  五行相生相克:乾、兑(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震、巽(木)生离(火),离(火)生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兑(金)。 

  巽卦属木,坎(水)生巽(木),坎位为西,我们的新校区正好选址在城市的西边。希望能带来好运气。 

  八卦旺衰:巽旺于春,明年春天当有所动作。 

  巽卦在先天八卦中主西南,在后天八卦中主东南,从八卦自身的演进来看,西南当向东南学习,取经就到东南了。 

  大化流行,生生不息,物极必反,阳尽阴生。即使是六断的坤卦,也未必全无生机。事在人为,天地易数难窥其奥,只能相信“天道酬勤”。 

  (本文纯属八卦)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0993726.html 

  http://baike.baidu.com/view/4881.htm

2.0在路上。。。。。。

上海LIB2.0研讨会正开得如火如荼,因有工作不能听完全场,上海同仁的诸多努力令人感佩,从现场直播中获益良多,今天是感恩节,以感恩的心情写小诗一首,祝会议圆满成功。

今天我们注目遥远的东方
心潮澎湃,无限向往
那里有理念的大旗高高飘扬
也有实践的种籽蓬勃生长

快乐的草根济济一堂
专业的学人慷慨激昂
心动不如行动的力量
2.0的思想熠熠闪光

通过网络我们参与分享
流畅的直播如在现场
智慧的火花交相碰撞
点滴的经验在交流中收藏

一样的精神一样的梦想
一样的热情点燃一样的期望
变革的时代我们扬帆起航
为了心中那永远的天堂

2.0让生活升级

  放假前终于将LIB2.0的书稿(第三章)交了出去,心情轻松许多。国庆多雨,也不打算远足,除了有一个课题申请报告要写,剩下的时间可以尽情地睡觉、上网、写博、看书、发呆、恍惚、游离……终于可以过一下猪一样的生活了。

  到自己的博客一看,嘿,访问量快到一万了。跟许多人比起来,这个访问量真的是很低,可能自己并不是个太勤奋的博客写手,而且参加了一个学术性的圈子,却并没写太多学术性的文章。经常风花雪月一下,但也没有加入太多的其他圈子。好在自己也不太在意访问量,博客是自家的后花园,记录自己的生活就好。

  不管怎么说,10000这么个吉利数字总要自己纪念一下。正好前一阵在填写图书馆员2.0问卷时,回答了这么一道题,算是对自己近来2.0生活的小结。学习金妮MM,也来晒一晒。

  问题:您觉得这些web2.0工具(包括web2.0理念)给您的工作、学习、生活各带来了哪些新的变化?

(提示:最好从工作、学习、生活三个方面描述,说明这些应用各自所占的比重。也可以从实体世界和虚拟世界、从正面影响和负面效应的角度考虑。例如对您实体生活的负面影响,是否使亲人/朋友/同事感觉到疏远?……)

  回答:接触2.0,几乎是与我进入图林博客圈同时发生的。可以说,不入图林,我不会懂得2.0。而进入图林的最大收获,还不是2.0的技术带给我的冲击。而是在图林中感受到的一种热爱,对图书馆这一行业的热爱。这种热爱来自于对保存、传承人类文明遗产这一历史使命的敬意和自豪,也来自于对开放、共享、平等服务等现代图书馆精神的宣扬和传递,而这正和WEB2.0精神的主旨相契合。身处其中,你很难不被这种热爱所感染。对于长久以来处于行业迷茫中的我们,这种热爱是多么及时和必要的精神支柱。在这种热情的推动下,我自觉地加入到传扬2.0的行列中,传扬2.0的技术,更传扬2.0的理念。

  与博客同行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从来没有一个时候我能结识这么多的同行,并和一些大师级人物近距离接触。在图林博客圈这个生机勃勃的群体中,可以学习到最前沿的专业知识,获得最及时的各种信息和资料,可以真实地写意自己的点滴心情,享受交流的愉悦和友情的温暖。RSS这种崭新的网络阅读方式对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助益非浅,同时也可以欣赏到自己喜欢的文学艺术方面的内容,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通过IM(即时通讯)工具可以随时向同行请教,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感受实时分享的乐趣。使用网摘可以即时收藏有价值的网页,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而PICASA、饭否等是装点生活的小工具,使生活更添趣味。

  总之,2.0为我的生活打开了一扇窗,窗外是无数新鲜的事物,和新鲜的人,而新鲜总是能给生命带来激情和活力。2.0让我重新热爱思考,重新喜欢写作,重新认识自己所处的行业。在相互的学习和分享中提高,在交流和交往中收获快乐,在不断的尝试和体验中感受世界新的脉动。

  虽然博友们大多素未谋面,但是感觉虚拟世界中的朋友并不虚,而是一个个实实在在、个性鲜明的存在,他们随时在你的身边。因为是同行,相信以后在现实生活中见面的机会一定不会少。网络世界本是现实世界的延伸,二者是可以统一的。只要合理处理好上网的时间,2.0的生活丝毫不会影响你在现实世界中的人际关系,相反,我觉得应该向更多的人,包括亲友和同事推广WEB2.0的技术和应用,我为图书馆建立的博客和博客聚合服务使本馆的更多同事感受到了WEB2.0技术的魅力。世界在变化,技术在前进,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跟上就会被淘汰,早一步跟上就能早一步抢占先机。

  当然,面对新事物的诱惑我们应该有一定的自制力,就象网络虽好,使人成瘾就不好。我不能否认自己有轻微的博客成瘾症,而且RSS阅读的便利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信息过载。因为一切2.0的活动都要依赖网络来进行,所以上网时间的增多似乎也不可避免,这无疑对身体健康不利。需要不断地调适,适当地控制。时刻提醒自己:网络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应当安排时间做其他的事,比如读书、运动,以及与家人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