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何时走入图书馆

   今天,收到TRS公司寄来的内部通讯有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关注:《Web2.0时代软件SaaS模式的“复苏”》。Web2.0的概念,总是会吸引眼球,看过之后,发现和2.0倒没有太大关系,主要是介绍SaaS。学习了一下,记录如下。
  SaaS是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的简称,是一种完全创新的软件应用模式:厂商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全权管理和维护软件,客户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向厂商定购所需的应用软件服务,并通过互联网获得服务。用户不用再购买软件,而是租用基于Web的软件服务,来管理企业经营活动。目前以CRM、ERP等软件应用为主。
  SaaS是上个世纪末开启的软件“童话”;
  软件托管服务的信用度问题和技术成熟度问题曾导致了“童话”破灭;
  技术、应用、产业等环境的改变催生了SaaS的“复苏”。
  在欧美等IT业发达地区,用户已经开始对SaaS模式给予高度的认同。SaaS模式正在成为应用软件市场令人兴奋的发展趋势。IDC的研究报告表明,在2004年,以SaaS方式发布的软件已经达到42亿美元的销售额。在未来5年内,该数字将以26%的年度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
  给一个具体的例子:
  Google推出的名为Google Apps Premium Edition的套装软件,提供了电子邮件、即时通讯、日历、字处理和电子表格等功能,软件部署为托管服务,通过网络存取,就是一种SaaS。
  和Web2.0的联系:
  Web2.0时代,网络应用日益丰富,博客、社区等的大力发展,形成各种专业化的人群和圈子,通过挖掘这些信息,可以获得企业意想不到的隐蔽信息和知识。所以“WEB监控和分析服务”将成SaaS的下一个热点。TRS公司在文中介绍了它采用SaaS模式为日本佳能公司建设的产品质量信息监测服务系统。 
  总结一下,采用SaaS至少有以下主要优势
  a)大大降低总体拥有成本,通过节省许可证费用、硬件成本、人力成本、运行维护成本等实现;
  b)标准化服务对应标准化报价,灵活选择模块,收费方式风险小;
  c) 享受更专业的备份,维护,安全,升级服务;
  d) 不需要额外增加专业的IT人员,让客户更专注核心业务;
  e) 简化软件实施,想用就用;
  i) 准面对面使用指导。
  联想:这种模式能否走进图书馆?至少在集成管理系统的应用上实施。现在图书馆也在讲效益评估,近年来各馆在软硬件设备上的投资与日俱增,“211工程”建设经费大部分用于软硬件投资,如何降低图书馆IT系统的总体拥有成本(TCO),似乎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而且很多图书馆都面临技术力量不足的情况,基于图书馆的现实环境,大多缺乏专业的IT人才。所以,SaaS软件使用模式可能会为图书馆IT系统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个思路,越小型的图书馆越适合采用这种模式。当然这首先取决于ILS软件商能否提供这种服务,另外还需要有足够的网络条件的保障。
  进一步思考:图书馆采编目外包已经开始,IT外包何时起步?关于IT外包的研究与实践目前都很缺乏,什么原因?难点何在?是国内IT服务外包市场还不成熟?
  目前可行的模式:
  以联盟的方式共建共享软件系统,成立一个ICD(数据中心),如天津17所高校共同引进美国SIRSI公司的UNICORN联合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共用一套软件,共用服务器和维护人员。非常经济。
  当然,建立联盟需要多馆的协调,没有政府的牵头,很难实现。我校将尝试另一种模式,校内外包。即将图书馆的软件系统托管到学校的数据中心,由学校统一进行软硬件建设,图书馆将大部分的硬件维护工作剥离,只负责软件系统与业务相关的配置和管理。好处:都是校内部门,不会产生费用;有问题就近处理,方便沟通协调;数据中心有更完善的机房环境,更专业的技术人员;解放图书馆的技术力量,使其可以摆脱硬件维护工作的繁杂,专注于提升图书馆的软性服务实力。当然这种模式也是尝试,其中涉及到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可能出现的问题还不能预知。我更希望看到SaaS软件应用模式能更快成熟,早日走进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