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文当如范并思

今天看到《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第2期上的一篇文章《中国图书情报学研究领域的学者影响力报告》(覃凤兰,梁华珍)。该文基于2003年至2007年CNKI数据库对图情领域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

摘录数据如下:

03-07发文量排名:
1、袁红军 76.6 ,年均发文15.32篇
2、于鸣镝 67.2
3、邱均平 65.4
……
12、范并思 33.1
……
14、程焕文 30

03-07引用(他引)排名
1、邱均平 109篇被引749次
2、范并思 29篇被引591次
3、蒋永福 40篇被引439次
……
8、李 武 17篇被引366次
……
33、袁红军 43篇被引171次
……
56、于鸣镝 41篇被引100次

槐师的篇均引用达到了20.37,在引用排名表中,只有李武堪与其媲美,篇均引用达到了21.52,其余没有超过20的。前两天才认识了帅哥李武,原来真是个牛人。

发文量是”量”的分析,显示的是产出,发文量大只能说明你是个勤奋的、高产的作者;引用次数才是”质”的考量,是创新度与影响力的标志。

古人十年磨一剑,又有”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为文为学,当如是乎?

引 曹丕《典论 论文》之语表达对槐师的滔滔敬仰之情: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