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若轻:如何不让网读成负担

RSS无限,而人的注意力有限,如何将我们有限的注意力更有效地投入到无限的RSS阅读中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Incomplete

总结对付 RSS 泛滥的方式,无非两种:个人策略和技术手段。

个人策略:主要通过制定一些订阅、阅读、筛选规则努力控制RSS feed 的加入。

首先,要掌握快速阅读的学习方法,努力形成自我组织的工作方式。略读、速读和精读,分别反映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传统阅读主要是一种精读,网络环境下,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更需要略读和速读的本领。

如果你不具备keso那样每天阅读数百个RSS的能力,那你就要解决RSS源的数量问题,以及设法有效提高RSS的阅读效率。

(以下文字参考了未完成mimitech 梦南录duduwolf等。)

具体的方法:

  1. 控制订阅的总FEED数量在100以下,最多不超过150(貌似可以依据150法则,可以推广到你的SS邮件列表中的好友数量)。
  2. 根据优先级对feed进行分组、分类。如设立每日必读组、观察组等,观察组中放入“试用”的FEEDS,定期检视,进行“转正”或剔除。
  3. 删除鸡肋。对那些曾经带来阅读乐趣,而今索然无味,但心中仍有感情,希望昨日再来的FEED,要痛下杀手。
  4. 最容易带来过量信息的RSS
    Feed
    通常来自新闻媒体网站,按照二八原理,只需要订一到两个就足以覆盖。对于同一类型的站点,可做类似处理。
  5. (基于社会网络的)人工ranking/过滤方法:订阅一些人的网摘以及网摘站点的popular内容,通过这些人的人工过滤机制来选出好的内容,比如:对互联网技术感兴趣的可以订阅keso,对图林人士,推荐:KEVEN游园编目精灵的网摘。此外还可以关注del.icio.uspopular365key24小时收录榜。
  6. 对大阅读量的读者来说,可以参考KESORSS Reader分工计

技术手段:主要依赖RSS阅读器的过滤或排序功能。比较简单的是关键词过滤,稍微复杂点的是社会化过滤(people ranking),更为复杂的是根据阅读者的习惯进行相关性分析。

(以下14摘自IncompleteRSS阅读排序与滤的7种方式

  1. 阅读频率统计:比如GreatNews中的最不常访问的频道统计,以及长时间未更新的RSS统计,可以了解你一段时间以来阅读最少的RSS,供你决策是否删除。
  2. 注意程度统计:FeedDemon的新版就包含了注意力报告(Attention
    Report
    )
    的功能,可以根据你的阅读行为中的几个因素,包括点击,但还考虑了标记文章、关键词监控等因素,进行计算后得出你对Feed阅读的注意力报告。
  3. 关键字过滤: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向过滤,当关键字符合的时候,就通知你;另一种是反向过滤,当关键字符合时,过滤掉这篇文章(标为已读)。FeedRinseGreatNews提供这项服务。
  4. 根据阅读行为进行智能排序:Findory似乎是目前这个领域的领先者,通过对你阅读行为及点击的分析,对内容进行实时的智能排序,将你最关心的内容排到前面。
  5. 只显示RSS内容前几句话以迅速浏览,GreatNews具备此功能。

目前这些功能都不完善或不普及,所以对付 RSS 泛滥还是以个人阅读方式的调整为主。相信随着2.0技术的发展,更多的信息过滤机制将会不断出现,最终,信息传播机构将会谋求过滤机制与传播价值的平衡,人与机器共同参与组成的过滤将在较长一段的未来发挥作用。

总之,我们在享受网读的“抢鲜”和“分享”乐趣之外,不要忘了RSS只是工具,信息只是材料,而思考才是知识之源。

适度网读,想读就读,想歇就歇,有空就读,没空就歇……RSS阅读才会成为工作、学习、生活的好帮手,而不会演变为沉重的负担。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在信息空间“迷航”,2.0的生活才会为我们增添更多乐趣,变得更快乐,更精彩!

理性看待信息,兼为RSS正名

网络时代我们最不缺乏的就是信息,缺乏的只是思想,而思想是不可以收集的。 --老槐

万二的一句“危言耸听”,“吓”得我赶快为RSS正名。嘻嘻。。。。。。

确实,凡事都有两面性,RSS可能导致的信息过载问题远不能掩盖其带给我们的方便、快捷、集中、高效的崭新网络阅读体验。

据第三方调研机构对2005年互联网用户上网习惯调查显示,超过70%的网民每天都会在固定网站查看信息的更新,由于其中无价值的重复性“劳动”非常多,网民50%的时间其实是“浪费”在对更新信息的“查找”,而不是对信息的“阅读”和“利用”上。(引自http://it.sohu.com/20060310/n242229298.shtml)。

RSS阅读提供的多来源信息的“一站式”服务,及其完全个性化的“聚合”特性,已经为我们过滤了大部分的信息噪声,让我们可以在信息采集的自由王国中任意翱翔。RSS的流行已是大势所趋。

正如金妮MM所言:“新生的婴儿没有完美的,怀着接纳之心,接纳2.0相对于1.0的诸多进步,同时,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并着力解决,明天会更好。”

那么,就让我们探究一下可以如何应对RSS带来的信息过载问题。

首先,应该对网络阅读(或者说对信息获取)持有一个理性的认知。

槐师说:“网络时代我们最不缺乏的就是信息,缺乏的只是思想,而思想是不可以收集的。”

所以哥伦比亚大学的杰韦尔呼吁:“我们需要从信息时代走向思考时代”,他建议:60%的时间创造和决策,只用15%的时间收集信息,剩下的25%作数据分析。

Incomplete(未完成)在对付RSS信息过载的初步想法与实践中提出了几点RSS阅读原则,很值得借鉴:

  • 信息的增长速度永远超过我的吸收能力,因此我不应为放弃某些信息而可惜或者后悔;
  • 认真阅读并消化真正对我有用的信息比满足于自己每天囫囵吞枣地浏览多少RSS标题更加重要;
  • 不该错过的信息总会自己跳入我的眼睛,或通过已订阅blogger 的引用,或通过已订阅的网摘;
  • RSS阅读器中的未读信息除了满足自己订阅了多少RSS源的虚荣感外,并没有其他用处;
  • RSS阅读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我应当安排时间做其他的事,比如blogging,读书以及与家人在一起。

嘟嘟老窝也有一些有意思的想法:

  • 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学习如何回避信息
  • 最重要的能力将不是记忆而是遗忘
  • 我们要学着节制对信息的贪欲,一如今天的节食
  • 更重要的是学会摒弃各种无用的信息
  • 最聪明的人将是那些最懂得筛选之道的人

我再补充几条:

  • 有可能知道,并不意味着你需要知道
  • 在最需要的时候学习最需要的知识
  • 努力成为信息的主宰者,而不是信息的俘虏

(接下篇:举重若轻:如何不让网读成负担

2.0,也有不能承受之重

未来既不属于内容创建者,也不属于渠道传播者,而是属于控制了过滤、查询和使信息变得有意义的人,只有借助于他们,我们才能在广阔的赛百空间中遨游。
――Paul Saffo

在我们忙着写书,为WEB2.0扫盲的时候,已经有人在大喊“信息过载”。可见全球不但不同此凉热,这温度差别还大着呢。

在潜心研究RSS的过程中,确实发现有人在如火如荼的RSS热潮中进行着冷思考,那就是RSS带来的信息过载问题。

阿尔温·托夫勒于1970年将信息过载的危机称为“未来的冲击”。

没有找到信息过载的准确定义,大义是信息科技的发展带来的信息量的急剧增加,超过了个人或团体甚至社会可以接受的程度,使得人们淹没在信息海洋中,丧失了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图情散记这么定义:在有限的时间内,一些人无法或很难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一些人无法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并消化信息,甚至还有些人由于处理的信息量过大,而出现各种身体或心理上的不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超载现象。

有人会说,RSS,这个个性化聚合阅读的东东,不是应该是信息过载的阻击者吗?诚然,RSS有助于解决信息过载,但它是一柄双刃剑。由于可以定制和点用信息,RSS会显著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与此同时,由于信息变得更易得、更集成和更合个人的口味,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想看更多有趣站点的诱惑。比如,由于博客之间的互相链接,互相推荐,通过一个blog,你可以查看到更多精彩的blog;又如:抓虾等RSS门户或新浪等博客门户,提供了各类热门博客推荐。

于是,RSS阅读器中的种子会越来越多,RSS阅读也几乎成为每天必做的功课。提高阅读效率带来的好处很快就被信息内容的增长幅度抵消了。你终将发现即使有RSS这样的好工具,使时间和内容之间的平衡更有效,最初的信息过载问题依然存在。

看看这幅图片。

(引用自http://kangkang.bokee.com/6085382.html

RSS漫天飞舞,我们订阅的feeds中每天都充满了海量的重复、冗余信息。当我们发现越来越庞大的RSS订单已经超过了自己的承受能力,不再去频繁更新的时候,另一个问题就接踵而至,我们越来越沉浸在自己已订阅的信息中,懒于开拓新的兴趣,于是如Anti所言,“我们逐步成为我们过去的综合叠加”。

不仅是RSS,在WEB2.0时代,另一些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如:高度的互动性带来的信息泛滥,自媒体时代导致的信息真实性问题,博客成瘾症,甚至IM迅速发展导致的过度沟通问题。手机、短信、gmail、MSN、QQ、Twitter、饭否……2.0时代的沟通无处不在。难怪Anti这样感叹网络时代的爱情:“当传情达意不再需要那么多周折,我们还能得到那么固体、事关幸福的爱情吗?”我们却要拷问:过度沟通,导致的仅仅是时间的浪费吗?社会是不是正在向一个大聊天室转变?

当然,凡事过犹不及,但因噎废食亦不可取。我崇尚这样的说法:“就像任何新生事物一样,WEB2.0并不完美,必须经历成长的阵痛才能走向成熟……”(引自 三问WEB2.0 在过热中“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