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

12月13日至16日,我在南京。这座六朝古都,以烟雨迷离,美丽冻人的姿态迎接了我。

管理与服务创新论坛,是我每年最想听的一个会,虽然它总是开在年底最忙的时候。每一次的开会,除了会议内容的收获,最开心的便是又可以见到一些网上的朋友。新朋旧友,品茗飞觞,真乃人生一大乐事。谈谈对新朋友的印象吧:

一、张甲

对张甲老师仰慕已久,一直无缘拜识。此次行前书社会的社员们约好13日晚榴园二楼一聚,可惜我到得迟,没有赶上(聚会照片见许萍华的书社会相册)。第二天在宾馆门口,与一儒雅男士擦肩而过,冥冥中似有所感,蓦然回首,那人却。。。却不是张甲老师是谁?^_^ 张老师居然也认出了我,开心。这下不用众里寻他了。和张老师同车,一路畅谈,大致是技术酒徒与技术酒徒的对话。酒店离会场挺远,想来要40多分钟吧,司机师傅很给力,制造了一个小擦挂,又多耽误了好一会。其实我也不知道车子究竟开了多久,反正觉得时间过得挺快,聊着聊着就到了。嘻嘻。。。会上听了张甲老师的两个报告,张老师对技术发展的敏感性,对技术前沿的把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的专家问答环节,很多参会者都将问题提给了张老师,被主持人授予”最佳被提问奖”。

张老师对我的印象是”很豪爽”,汗ing。。。MS一个褒义词。我以为我是婉约派来的,哈。。。

TAG:温文尔雅,学者风范(看我拍的帅哥照,酷吧) 继续阅读南京,南京!

上海行之游城记

12月17日白天无事,一个人在大上海闲游。不想去游人如织的景点,只想随意地走走,感受一下昔日的十里洋场,如今的国际化大都市的气韵。

似乎已经很久没有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游逛的经历了,不用赶时间,想到哪儿走到哪儿,那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感觉很好。

我住的如家酒店位于徐汇区宛平南路,正是上海最繁华的地方,时近世博,城市里随处可见那个蓝色的海宝,地铁口也满是兜售大大小小海宝纪念品的小贩。买了10个小挂链,回去一个同事送了一个。这是美罗城前的海宝雕塑。

DSC04143

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城市和城市之间越来越相似,有人说,你看到车多了,人多了,高楼多了,大城市就到了。

继续阅读上海行之游城记

上海行之访馆记

上海一行,看了三个图书馆。

开会所在的上交大馆,面积35000平方米,红色的外墙色彩鲜艳。会议室在高的那个圆柱型建筑的八层,这部分建筑主要归信息中心使用。因为门前没有一个开阔的广场,很难拍到图书馆的全貌。

继续阅读上海行之访馆记

上海行之会友记

自打入了图林,天南海北地结识了不少同道中的朋友,其中又以上海最多,因为上海是2.0的大本营嘛。说起来我竟然还没有去过上海,汗。。。大概是天意如此,让我在认识了这一群朋友以后再给我去上海的机会吧。

此次上海之行,受到了朋友们的热情款待,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15日开会,一进交大图书馆,迎面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不是金妮MM吗,还是那么清雅可人。金妮把我送到电梯口,对着一帅哥说:”李武,你也来了。”啊,难道就是闻名已久的李武吗?那个高引作者。来之前在群里聊天时说开会见呢。赶紧上去握手,自我介绍是云影,可惜电梯里人声嘈杂,小帅哥没听清。到了会场发短信问我:”你在会场吗?”搞得我很疑惑,不是和你一起上来的?^_^

聚餐时和李武一桌,很殷情地帮我布菜。李武说话温柔婉转,不急不许,让人听着很舒服,那感觉和表哥有几分神似,可惜被众人否定,说与表哥是两种风格。呵呵。。。

会议茶歇时看到在重庆有过一面之缘的交大馆的王昕,旁边那位英气逼人的,嘿,不是孙翌是谁?因写白皮书有过交流,是个技术酒徒中的高高手呢,人称猛男。上交大为什么发展那么快,不管是2.0还是学科服务,从这些年青的geek们身上你就能找到答案。最佩服的是他能自己编写游戏外挂,在书社会里,只要在某个游戏里得分超过Galvin,我就觉得很满足了。呵呵。。。

16日下午会议快结束时,万二领导大驾光临会场。我们便决定提前逃会,杀奔徐家汇。本来是由大武(金武刚)与小武(李武)联袂护花,还好最后由于另一名小朋友的加入,我没享受到这么隆重的待遇,要不我不就成郭芙了,我可不喜欢这个女人。嘿嘿。。。新朋友也很有来头,是厦大大名鼎鼎的”全亮剑”之剑--李剑同学。又是武又是剑的,还真像个江湖。最后是二李当保镖,万二当领导(领路和导航),先到华东师大新校区图书馆参观了一下,然后乘地铁入城。

两位保镖特地将我的行李放在前面,以示起到了护花之责。哈哈。。。

DSC04079

到了徐家汇,他们先把我送到如家,是惠子帮我订的酒店。老K说我很热,帮我问了几家酒店都客满。呵呵。。。不是我热,是大上海热啊。然后出发去”圆缘”,上海帮的FB据点。万二领导明显没有领导好,很小的范围里就是找不到地方。最后打车前往。赶到圆缘,惠子和老K已经恭候多时了。惠子MM和我想像得一样甜美,先来了一个热情的拥抱。K师却一改技术酒徒不修边幅的模样,浅灰色的毛衣,整齐的发型,很儒雅的范儿。害得我眼前一亮,准备好的拥抱一下就卡壳了。哈哈。。。有图为证:

FB第一波-圆缘私会

此宴名为”圆缘私会”,万二曰私会,其实一点都不私嘛。菜式以上海菜为主打,感觉上海菜很好吃,比我对粤菜的印象好。印象较深的是一道汤菜”腌笃鲜”,汤白汁浓,口感上佳,我问”腌笃鲜”的”笃”字是什么意思,惠子比划着冒泡的动作,说嘟嘟嘟嘟嘟。。。难道是谐音?百度了一下,原来,笃是焖的意思。还有一道甜点,红枣夹年榚,叫”心太软”。K师为了照顾我的四川口味,还点了两个川菜,夫妻肺片和水煮牛肉(忘了是不是牛肉,反正是一道水煮的),夫妻肺片辣得很地道,不过不像四川这边的有很多红油。

席间八卦了什么记不得了,只记得说起四川男人会织毛衣,万二看了看自己的手说:”这像织毛衣的吗?”呵呵,确实不像,像储藏起来过冬的。^_* 最后由万二不织毛衣的大手买了单,当晚尽兴而归。

第二天一个人在上海漫游,感受了一下这个城市的韵味。下午赶到上海图书馆,匆匆暗访了一下,就会同leon、空心菜MM和夏天一棵草MM一起赶到西堤牛排。可惜时间仓促,没去拜访老姜和河边。憾!

K说昨天吃了中餐,今天就换西餐,K师真好,感动ing……..我们到的时候,K师早已等候在那儿,一会儿,老槐和精灵双双驾临,这一对神仙夫妻,总让我想起郭靖和黄蓉,男的武功高强,忧国忧民,女的聪慧灵巧,夫唱妇随。二人纵马并辔,携手闯江湖,端的是好一幅侠侣风范。

打眼望去,简直是华师的同学会(空心菜MM和草MM也是华师人,leon是不是呢?)。好在后来,惠子和上大的任馆长也赶到了,不过这一来,又成了上图学会技术分委会开碰头会了,哈哈。。。不过,就把我算成是上图学会的编外会员吧。

因为座位比较分散,灯光又幽暗和暧昧,没有合影,照片都是朦胧派的,到书社会里我的相册K师的相册去看吧。

西堤牛排价格不菲,牛排倒是一般,各种甜点还不错,记得我点的甜点叫”毁灭地球”,一个巧克力的薄壳,热汁一浇,就溶了,很有2012的感觉。一支支鸡尾酒插在冰杯里,好像花儿似的。我们不忍心喝,就放在那儿观赏啦。记得我们点的都是牛排,只有老槐点了一客猪排,领导就是与众不同。不过上菜时却把猪排上到了精灵那里,精灵还和老槐说对不起,拿错了,一下把我们都逗乐了,这两口子。

席间相谈甚欢,内容飘过。看来出行记一定要及时写,久了很多细节就想不起了,我只记得槐师表演当年用小竹管吸山茶花蜜的样子粉可爱,还有精灵和任馆向我推荐M8手机。

临别时鼓起勇气拥抱了K师,隐约听到K师说:等了好久了。汗。。。不早说。哈哈。临去时在群里发豪言壮语,见到网友要一一拥抱,还是胆子不够大,看来我也就这水平了,一次只能抱两人,含女士一枚。嘿嘿。。。

回到酒店才发现丫枝发了一短信来,让向上海的朋友问好,可惜欢乐的时光很嘈杂,当时没听到。丫枝后来在群里很酸葡萄地说,他要记住这次FB的规格,以后等他去上海也要按这个标准。哈哈。。。

网络真好,2.0真好,有朋友真好。

上海行之听会记(二):什么是学科服务


大学不可能伟大,除非他有一个伟大的图书馆。

--郑成良(上交大副校长在大会发言中说)

  都说学科服务是热点,在图林中却没见到什么博文,难道是伪热点?

  正好书社会中longway发起了一个投票:学科服务到底主要是干什么的?,擅自借来一用。

  可见学科服务的外沿还非常不清晰,属于大杂烩和乱炖的状态。我观各家学科服务经验,其实仍然没有超出传统的学科服务范畴,只是做得更细更深和更有创意。大致仍是以上那几类,最多补充一个宣传推广和学科联络,其实建立一个广泛而有效的学科联系网络,应该是学科服务首先要做的事。厦大的周建昌老师说:” 沟通是学科服务的根本保证,服务与被服务者之间如果没有渠道联结,根本就谈不上服务,如果硬要说有服务的话,也只是皮毛、形式,而不可能是深入和有效的服务。”

  longway认为”如果是全部都干,其实说明这个机构的组织结构、岗位设置是思路混乱的。”

  按照陈进馆长的”容器说”(第7页P26),我称为”瓶子理论”,弄不清楚的就先放到IC2这个炼丹炉里炼一炼,说不定就炼出了金丹。

  也许台大林光美馆长的观点可以解惑(P6):”学科服务≠ 学科馆员,但学科馆员应成为学科服务的主体,优质学科服务必须奠基于各单位团队合作。”

  所以复旦大学图书馆参考咨询部副主任应峻说:”学科馆员的服务水平受制于全馆的服务水平。”

  同样的表述还有郭晶(上交大)引用魏辅轶《学科馆员的神话》中的表述:”学科馆员不仅仅是一种岗位,而是一种服务方式的变革,是对用户需求的积极反映……图书馆的每个人都是学科馆员制度的一部分,因为这个制度需要整个图书馆来执行,而不是几个特定的馆员。”

  简言之,学科服务是全馆的事,不是学科馆员一家之事。是需要全盘规划、统筹考虑的。而学科馆员就是学科服务的规划者、协调者和推动者,学科馆员后面还应该有一个学科服务的支撑团队,在技术平台、资源建设、宣传推广等各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一个馆要想实施有效的学科服务计划,必须要下大决心调整组织机构,给予学科馆员足够的资源与权限,建立纵向管理和横向合作密切结合的矩阵式管理模式,使团队的合作和经常性的跨部门协作能够无障碍的进行,同时培养活跃创新的组织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科服务考量的不仅仅是学科馆员的素质,而是一个馆的整体管理水平。

  这就牵涉到两个关键性问题:如何制定学科馆员岗位的岗位职责?以及如何进行绩效评价?

  这是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可能是因馆而异。正如林光美所言:”学科服务没有标准方程式”。 而薛芳渝馆长也说:”任何一个馆的服务模式不可能被他馆复制和照搬。”

  而在绩效评价方面,中科院馆是用数字说话,结合用户反馈和领导赞许,可总结为”用了都说好”。上交大是让用户来说,在”IC2我讲你评”这个环节得以充分体现,虽然有一点做秀的成份,但是这个秀也不是谁都能做得好的。用户愿意给你来捧场,说明图书馆和用户的关系已经非常到位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做法(芦金梅”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探索与实践”),作为一所并非太出名的高校,沈师大在学科服务的绩效考核方面很有特色,首先他们建有专门的学科服务系统平台(P99-100),对学科服务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学习心得、经验技巧等进行记录,并有统计功能;另外制定了《学科馆员绩效考核细则》,按服务能力(13分)、服务过程(47分)、服务效果(30分)、服务评价(10分)四大类若干细类进行打分(P103,P108)。这样的操作非常的量化客观,只是不知实际操作的效果如何?(要是能看到这个考核细则的全文就好了)

  沈师大还给图书馆的粉丝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图豆丝”;对了,芦金梅老师还说学科馆员的津贴比馆长高呢,我对这点很感兴趣,哈哈。。。至于复旦应峻老师说的学科馆员的知名度也比馆长大,这个,就当作目标吧。

  总而言之,学科服务任重道远。台大馆员说:”叫我学科馆员太沉重“,还是用初景利老师的话来自勉吧:

  ”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上海行之听会记(一):大馆印象

2009年12月15至16日,”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新图书馆召开。此次会议主题为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论坛汇集了目前国内(包括港澳台)学科服务做得有成就和有特色的多家图书馆,参会代表201人(不含赞助商),远远超出了注册人数。

会议内容丰富,报告精彩纷呈,既有各馆学科服务的探索尝试与经验分享,也有针对学科服务和学科馆员制度的深度思考与研讨,有提纲挈领的学科服务布局规划,也有实际案例的枚举与呈现,创新不少,亮点很多,可以说是国内图书馆学科服务成果与经验的大荟萃。两天的听会,收获难以尽言,可惜第一天下午是三个分会场的交流,分身乏术,主要听了401室的报告(馆长级的和港台级的),中间溜出去到另一个分场给孙翌捧了捧场。

想把会议介绍和听会感想总结出来,发现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先谈谈对几个大馆的印象吧。

一、中科院一骑绝尘

大会的第一个报告是中科院图书馆初景利老师的”学科化服务的实践与思考”,与上一次在川渝情报会上的报告内容大致相同。

近年来,中科院在学科化服务的整体推进方面成效卓著,强调”融入一线,嵌入过程”的深度服务,突出服务的个性化和知识化,服务内容不仅是学科联络与咨询、培训,更以优化用户信息环境和提升用户信息能力为目标。共有学科馆员49人,组成6个学科团队、4个地域团队。服务效果显著(P30),4年共下所4400多次,组织3400多场培训,培训用户10万多人次,提供专题情报服务1949份。获得了用户的好评和领导的认可。相比之下,高校图书馆虽然也有许多学科服务的实践,但能做到如此量化评价的很少见。

总的感觉是中科院的模式可以参考,但很难复制。因为用户环境不同,人员结构也不同。

中科院的用户都是科研人员,而且基本不到馆,推行主动式的以学科为导向的服务比高校馆有更迫切的需求;中科院的学科馆员比较专职化,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和招聘条件,有较好的学科背景,有较完善的制度建设,保证了学科服务的深入和可持续发展。而高校馆人员编制相对较紧张,很多是以参考咨询人员为主力来尝试性地开展学科服务,学科馆员岗位大部分是兼职而非专职,科技查新、代查代检等常规服务占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且学科馆员的学科背景单一,多为图情专业,近年来逐步有所优化;普遍尚未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激励措施也不到位,学科馆员的工作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使学科化服务在推行上受到制约,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很难与中科院图书馆相提并论。当然高校馆的学科服务也不能一味求深,应是因需而变,深浅结合,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二、清华馆领风气之先

薛芳渝馆长和范爱红老师介绍了清华馆在学科服务方面的举措,强调了”互动”与”合作”的学科服务理念,加强学科联络,注重读者参与,使学科馆员与院系读者之间形成双向循环信息流,形成空间互动、人员互动、信息互动。

一个突出的举措是将外文图书的采购权交给学科馆员负责。薛馆长说:用户关注度最高的还是资源,而不是服务。

清华大学图书馆作为国内最先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图书馆(1998年),时至今日,却传达出一种对学科服务的理性思考。

薛馆长说:在调查中发现,读者对学科服务的评价并不高。并以”紫荆还书处”的例子提出一个疑问:学科馆员是否应该做定题服务OR成为课题组的一员?”紫荆还书处”是清华专门在校园里(好像是宿舍楼)设置的一个专门用于还书的点,但是使用效果并不好,原因是读者在还书的同时一般还要借书。薛馆长以此例说明我们推出的服务有时并不一定是用户真正的需求。薛馆长还提出了几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什麽是学科化服务的实质和内涵?
2、读者对学科化服务的需求是什麽?
3、学科化服务与图书馆其他业务应该是什麽关系?
4、学科化服务队伍应该如何组织和建设?

范爱红老师总结了当前学科服务发展的瓶颈所在:

1、学科馆员人力和精力不够,学科背景知识不足,如何寻找读者需求与学科馆员能力之间的平衡点?
2、 学科馆员常常一厢情愿地付出,如何激发读者热情,让院系更关注图书馆?
3、学科馆员的合理定位是什么,学科服务究竟能做多深?
4、学科服务的有效组织实施方式是什么?
5、 如何评估学科服务的工作效果?

相比于点滴的服务实践,也许这些能引发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更具有价值和意义吧。

三、上交大后来居上

陈进馆长的报告保持了其一惯的高屋建瓴、高度概括的特色,凡事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五六,IC2的概念成为上交大学科服务的闪亮标签。初听似乎有点抽象和务虚,然而有上交大其他几位老师的报告做补充,你便能充分地感受到上交大学科服务全面推进,富有创新和活力的面貌。

1、孙翌在”构建个性化互动模式的学科服务平台”的报告中介绍了学科服务的技术支撑平台,包括:

  • 学科博客:开设学科博客是近年来国外大学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动向,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依据学校的大学科群设定了13个相应的博客,覆盖17个院系,每个学科博客均由3-
    5名学科馆员负责内容的更新与服务。学科博客中内设两个交流模块:留言簿和嵌入式IM(Plugoo平台)。
  • 学科信息导报:分为自然科学版和人文社科版,可进行邮件订阅。
  • “讲座与培训”平台,提供图书馆讲座与培训信息的手机短信和邮件提醒服务。

下一步的计划:进一步整合学科服务平台,将各系统服务无缝地集成于一个平台之上,拟采用LibGuides平台(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使用,上交大将成为国内首家使用此平台的用户)。关于什么是LibGuides,丫枝曾有介绍

2、余晓蔚在”学科资源规划的实践与思考”的报告中介绍了上交大图书馆理学学科资源建设的案例研究
制定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究报告》,对2004-2008年文献资源建设与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2009-2011年的馆藏发展重点:

  • 合理配置外文纸本期刊与电子资源所占经费比例,印刷型文献和电子文献的建设并重,印刷型文献和电子文献经费比例逐步调整为5.5:4.5,进一步加强电子资源建设
  • 外文图书方面,加强外文国际会议录的订购

发布《文献资源建设与布局白皮书》。对资源的分析与规划相当规范和深入,注重资源建设的取向与清华馆不谋而合。

3、郭晶在”重塑学科服务:形⋅行⋅型”的报告中全面梳理了学科馆员制度发展的历史及国外图书馆的经验,并介绍了上交大学科服务的框架。

提出重塑学科服务,最关键要解决两个问题:

  • 模式–学科服务该做些什么(没有”one-size-fits-all”)?该做到什么程度(规模)?
  • 机制–如何去做?持续开展的动力和保障?

第一点是学科服务的内涵与外沿问题,第二点与清华薛馆长”创新的驱动力来自何处?”一样,提出了学科服务的动力机制问题。可见在初期的探索与尝试后,关于学科服务还有很多的困惑与要探讨的问题。金妮MM看得很准,这也是我最关注的两个问题。,在听会的过程中,我发现各馆对学科服务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有些工作感觉就是图书馆信息咨询部的常规服务,如科技查新、查收查引等。在清华馆那张著名的学科服务图中(范爱红PPT:P10),也基本是这些常规服务,并没有体现出学科联络、学科资源建设等功能。我会下与范爱红老师就此问题有过交流,可惜时间太短,不及深谈。

其实初景利老师已经在”学科化服务的思考与体会”中总结了一些答案,可惜我没有听到这个报告,但是点点切中我心,共有10点:

  1. 学科馆员要有一定的数量,数量要适度;有数量才会有规模效应
  2. 学科馆员要专职
  3. 学科馆员要循序渐进,从基础做起
  4. 学科馆员要加强团队建设
  5. 学科馆员要得到馆领导的强有力支持和其他部门的积极配合
  6. 到一线(办公室、实验室、到现场)具有不可替代性
  7. 培养学科馆员的相对独立性:始终站在用户的立场上,以用户的视角看待图书馆、资源和服务
  8. 在普遍服务与深度服务之间寻求平衡
  9. 要加强以用户满意度为中心的效果考核
  10. 保护学科馆员的工作激情与活力

--------------------------------

会议PPT下载(我的网盘):http://www.uushare.com/user/blaze/files/2337168 (官方FTP需要密码,只开放到12月27日,我放一段时间就删)

会议网址:http://cflms.lib.sjtu.edu.cn/

上海行之观云记

舒卷意何穷,萦流复带空。有形不累物,无迹去随风。莫怪长相逐,飘然与我同。

----【唐】皎然 《南池杂咏五首·溪云》
上海是2.0的发祥地,早想去申城会一会那群2.0的朋友,领略一下2.0的文化,特别是FB文化和八卦文化。此次借上交大”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论坛“之机,终于一尝夙愿。12月14日抵申,12月18日返蓉,4天的盘桓,收获良多。

以往坐飞机,很多的时候是座位不靠窗,要么是晚上,能凭窗赏景的机会并不多。此次来回的座位都在舷窗边,正可一览云海的胜景。去时想着将要见到的朋友,和会议的精彩内容,很有些兴奋与期待;回时便有淡淡的离伤。相聚的快乐,听会的收获,大都市的印象,甚至难免的遗憾,都可以在静静观云的过程里回味,排解。还有比在飞机上看云更好的发呆场所吗?

飞机在一万多米的高空平稳地滑翔,厚厚的云层像新翻的棉絮,绒绒密密,直铺向遥远的天际,让人好想跌入那个绵软的梦境。蓝天在上,白云在下,白与蓝有着清晰的分野,与在地上仰望时白云嵌在蓝天上的感觉是多么地不同。

白与蓝都是纯净的颜色,云卷云舒,云开云合,怎么搭配都是一种曼妙与自然,让人澄心静虑,不浮不躁。

去程时近黄昏,夕阳西下,暮色渐合,西方的天际一片红霞艳魅,夕阳为每一朵卷起的云鳞镀上了金边,像金色的海浪在暗夜里翻涌,奇幻瑰丽。

云相万千,让天空有了性格,有了诗意。

记得在飞机上看云最奇特的一次景象是看到了”佛光”,阳光在云层上投下了一个七彩的小圆圈,飞机的影子就在圆圈的中央,仿佛传说中不易见到的佛光。

作别西天的云彩,我一头栽进大上海的波深浪阔。可爱的云这时已经变为了恼人的雨,在这个最寒冷的季节,袭我以寒风瑟瑟、淫雨霏霏(唉,怎么又是淫雨霏霏)。两天的会议都在凄风苦雨中渡过,不过室内温暖如春,暖得十分干燥,嗯,是太干燥了。室内室外冰火两重天,一如我乍暖还寒的心境。

回程正是中午,飞机初升时看到一条跨海的大桥,但是很快就钻入云中,将云海甩在脚下,隔开了尘世的浮华。如果说都市的喧嚣是七彩的,那么在这郁郁风尘之上,蓝与白的世界是多么纯净。置身云边,思维可以信马由缰。或是什么也不想,只是静静地看云,看那云海有时像无涯的雪野,洁白平坦;有时像荒茫的沙漠,风叠起岁月的褶皱;有时混沌未开,白茫茫一片真干净;有时又浮云散尽,拖烟拂水般掠过的,是如烟的往事。

翼尖始终滑动在蓝天与云层的分野,阳光明净,忽然兴起一个顽皮的念头,如果是叶帅在飞机上看云,岂不是”蓝天白云看蓝天白云,返本归心”也?

(摄于归程)

一直喜欢看云,看云的轻灵洒逸、变动不居,看云的行游四方,不固着一隅。

小时候看云,目光清澈,满怀希翼,云是云,我是我;青年时看云,身似浮云,心如飞絮,追逐流云,了无挂牵,我欲随云,云不待我;中年时看云,眼睛因多了世俗的羁绊而有了雾霭,偶有山尖挂了云的衣角,便有些凄惶的忙乱,云便是我,我便是云;老年时看云,满头华发如浮云,云在天,而你在地,一切皆为过眼云烟。

在生命的空隙处与云相约,看白云苍狗,云散云聚。观云就是观另一个自己,打量一下我们和另一个自己的距离,生命中如云的往事,如云的人,种种纷杂如云的心绪,隔了一段距离再去看,便也淡然如云,而云依然是美的。

-------------------------------

此篇文青之作,便算上海行的一个引子吧。会议资料下载很慢,还需慢慢整理,归纳。听会记随后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