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路寻遗(六):大槐树下

“问我祖先在何处, 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据说这首民谣在我国广大地区广泛流传,妇孺皆知。汗。。。我以前竟不知道。当然也就不知道洪洞县是我国一个著名的寻根祭祖之地。大槐树公园,位于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处,其旧址为明朝的广济寺,是明代的一处移民基地。

入口处造型奇特,为一巨型槐根,宽20米,高13米,支根入土、虬劲有力,予人古老沧桑、伟岸厚重之感。

进门后是一”根字影壁“:这个大大的隶体”根”字是由我国原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著名书画家张仃老先生题写。字体苍劲有力,稳健端庄,根字的最后一笔仿佛一个游子迈出的脚,隐含象形,寓意深邃。

话说元末明初,由于连年战乱,加上疫病流行、黄河、淮河、运河连连泛滥,中原、江南人口锐减,可谓赤野千里,人迹罕见,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而燕王争位,发动的”靖难之役”更加剧了中原地区的荒凉局势。而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 却未经大战,人口稠密,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人口相加,还不及山西人口的一半,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于是就有了明洪武和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大槐树的大规模移民18次,前后人数达到100万以上。

“生生世世说前因,同是杨侯国里人。莫道渊源无考证,私家记述最为真。”,这是洪洞人王笃诚写的《咏大槐树》诗,洪洞古为杨侯国,属临汾。临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东临太岳。西控汾河”,因地理位置重要,自古为河内重地,洪洞也成为山西之通衢要道,故而也成为移民迁出的聚集之地。当年的移民以京、冀、鲁、豫、皖、苏、鄂、陕、甘、宁等地为主,而根据多处县志、族谱等的考证,时至今日,除西藏之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生活有山西移民的后裔,甚至海外。导游说目前这个人口数字大概是4亿。

其实当年移民并不仅限于洪洞县,而是遍及晋中、晋南、吕梁和晋东南等地区,但是由于洪洞大槐树下是当时最大的移民”点行地”,在后来的历史上影响较大,移民后裔们自然也就乐于认同这样一个出发地了。当年的广济寺坐落在城北的棘针沟内,寺旁有一株汉代古槐,”树身数围,荫遮数亩”。树杈上有不少老鹳窝,年长日久,星罗棋布,时而人惊鹳飞,遮天蔽日,蔚为壮观。当时朝庭在广济寺设局驻员,在大槐树下发结凭照川资,洪洞移民就是从这棵大槐树下一步一步离开故土,将大槐树视为永远的故乡。

有赋曰: 惊夫九州原野,战乱纷起,自元而明,国殇难医。战乱未靖,洪蝗踵至,由南而北,满目疮痍。田地抛荒、硝烟不止,两河万众,十存其一。唯晋南之野,花香林密。无干戈之惊扰,有五谷之屯积。鸟鸣而槐茂兮,百事荣昌。风和而日丽兮,万民安康。

惜乎天道无常,桃源难继。树因其茂而负重,人因其富而迁徙。自洪武以降,河东之民,呼儿唤女,长叩首于槐下;扶老携幼,换证照于村西。怀祖宗之牌位,披御寒之被衣,将往他乡,云路茫茫;复望故土,此情依依。至于永乐,春而复始。五十年来,草木之色含悲,百千里外,鸦鹞之唳亦凄。人人回眸,老鹳之窝犹见;步步前移,汾水之声渐逝。满树老鹳兮,鸣声切切;成群男女兮,珠泪滴滴。

大槐树兮影历历,古城畔兮风萧萧,老鹳鸟兮声哑哑,离乡人兮路迢迢。

槐下之民,或披荆斩棘,拓田园于苏鲁;或栉风沐雨,开基业于京冀。或煮露烹霜,植谷米于豫皖;或耕云织月,理桑麻于陇西;二十余省,方方立营扎寨;四百余县,处处布德施义。千万里河山,育多少英雄儿女,六百年风雨,建无数丰功伟绩。而无论其从千行、操百艺,居高堂、为布衣,从未有见忘于故乡者,多有植新槐于庭院者,皆思念大槐树之情而所致也。

第一代大槐树遗址:岁月悠悠,弹指六百余年,第一代大槐树早已和寺院-起毁于汾水,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之中,只留下一个遗址。

第二代大槐树虽屹立却已枯萎,可喜的是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树,正枝叶繁茂,充满活力,已有百年历史

石经幢:经幢是古代佛教石刻的一种,创始于唐,由多块石刻堆建成柱状,柱上有盘盖,刻有垂幔、飘带等,柱身刻陀罗尼经文及佛像。这座石经幢是广济寺的唯一遗物,也是典型的经幢作品,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是明代迁民的唯一见证。它由青石砌成,平面呈八角形,四层十五级,高9.4米,雕刻古朴深厚,书法刚劲流畅,浮雕栩栩如生,是金代雕刻艺术珍品。

千年槐根:此根大约生长在宋元时期,距今约1000年左右,远在明初移民之前。槐根高度6.2米,其中外露部分4.2米。槐根盘枝错节,形象奇特,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是一棵罕见的大型古槐真根。

苏三卸枷处: “苏三离了洪洞县,大槐树底下歇歇凉。”。传说当年苏三起解时,路过古大槐树下,在那里歇过脚,长解崇公道是个心底善良、同情弱者的老头儿,见天气炎热,苏三身戴重枷,行走艰难,便给苏三卸去刑枷。”越思越想越伤情,洪洞县里没好人”。这句流传最广的唱词,据说也是发生在大槐树底下。

迁民壁画:由卢保桐先生绘制而成,气势浩大,栩栩如生,反映了当时迁民的悲壮情景。吴晗先生在《朱元璋传》中这样写道:”迁令初颁,民怨即沸,至于率吁众蹙。惧之以戒,胁之以劓刑。”可见当时的移民,完全是在强权政治的胁迫下进行的。明统治者定的移民条律是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移。网图

围绕这次迁徙,迁徙者及其后人编纂出了种种听来令人百脉沸涌,低徊唏嘘的故事。最为普遍的传说是,大迁徙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朱明统治者设下了一个弥天骗局。迁徙伊始,明政府颁告示于三晋:”不愿迁徙者,到洪洞大槐树下集合,限三天赶到。愿迁徙者可在家等候。”消息不胫而走,晋北、晋中、晋南的人拖家带口,携儿将女簇拥而来,三日之内,老槐树下呼啦啦集结了十万之众。这时,大队官兵蜂拥而至,把手无寸铁的百姓围了个严严实实,一官员高声宣布:”大明皇帝敕命,凡来大槐树下者,一律迁走!”说罢,官兵恶狠狠地先将青壮年带铐上枷,遂强行登记,强发凭照,一家一户,根绳相拴,如串蚂蚱,十万百姓在刀逼棒喝下,吞声饮恨,踏上了迁徙的路途……

网图

围绕这次大迁徙,还有两个典故,一是”解手”一词的来历:因大迁徙中,移民双手被绑,在官兵的押送下上路,想方便时就要向解差报告:”老爷,请解开手,我要XX。”长途跋涉,次数多了,口干舌燥的移民,便将这种口头请求趋于简化,变成”老爷,解手”,彼此心照不宣,于是,”解手”便成了方便的同义语。

另一个典故是”小脚趾复形”,有诗云:”谁是古槐底下人,双足小趾验甲形”。

传说官兵包围百姓后,怕人逃跑,将每人的小脚趾砍上一刀,以做识记。后来,移民的后代脚小趾甲便成了复形(两瓣)。

据说中国人中真的有很多人有这个特征呢。有道是:”幽燕豫鲁并滁和,异派同源认未讹。故老相传谈轶事,问君足指果如何。”

可惜自己的这个特征不明显,不过据父辈传言,我们这个家族还真是从山西迁到安徽的。有图为证:

有我的姓哦。

祭祀广场:东西宽99米,南北长93米,建设面积为9207平方米,可容纳万人祭典,称为万人广场。正中便是祭祖堂了。

祭祖堂:堂内设1230个移民先祖姓氏牌位,不仅体现传统文化,而且突出”祭祖”主题,是全国最大的百家姓祠堂。只要你报出姓氏,工作人员就会告诉你在哪一格,你可以去找祖先的牌位拜一拜。我在自己的姓那一格从上到下挨个找了半天,才发现原来就在第一排。不错!血缘是个奇妙的东西,看着那牌位,一种敬畏感油然而生。

网图

这是根据古大槐树的记载新塑的仿真大槐树,重现了当年大槐树的风采。据载当时的大槐树身围 “七庹零一媳妇”,也就是说,要七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手连手才能合抱,男一庹五尺,女一庹四点五尺,故这棵新塑大槐树身围近40尺,直径13尺。

这树好是好,美中不足是少了几朵槐花点缀。要不然把老槐隔空抓过来放在树下摆拍一张,多有感觉呀。哈哈。。。

最后再放送一首诗,乃民国初年柴鸿漠所作:

汾水之滨大道旁,古槐旧址映斜阳。

窝称老鹳曾迁客,屋上飞鸟久别乡。

忆昔扶疏同荫樾,迄今爱戴比甘棠。

行人返里寻遗迹,父老相逢话梓桑。

北路寻遗(五):洪洞县的苏三

苏三何奈负冤深,公子空余惜玉心。自古牢门多血染,有诗未必断肠吟。
解出洪洞莲步难,百年一曲唱苏三。今来漫品其中味,不愤高墙只愤贪。

                        --佚名

赵县除了有名扬中外的赵州桥外,还有一座千年古刹”柏林禅寺“。可惜赶到柏林禅寺时已是下午4:30,禅寺的大门正在徐徐关闭,只来得及匆匆留影,权作到此一游。

随后我们赶到河北省南端的邯郸市,夜宿河北工程大学。邯郸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作为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的都城,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邯郸学步就不说了,还有什么胡服骑射、完璧归赵、负荆请罪、黄梁美梦、毛遂自荐等等。我知道历史上邯郸是大大的有名滴,可是都不知道现在居然还有邯郸这个市,历史上的很多古城不是都改过名了吗?呵呵。。。难怪老槐要嘲笑我是理科生了,对河北山西这一带实在是很陌生。

邯郸的古迹不及叩访,唯独领教了它的酒文化。酒不论瓶,论坛的,一上就是一个大坛,八斤装,白酒,用一个木架子提着,备有一个专用的木提子,将酒先舀在一个细颈宽腹的小玻璃瓶中,此瓶据说有个专门的名称叫酒嗉子,再从酒嗉子向酒杯里倒。

邯郸人酒量好,待客必上酒,敬酒也很有一套,酒令五花八门。这次是弄了一副扑克行酒令,猜牌,我运气不好,总也猜不过,好在酒杯很小,要不像我这样没酒量的人,酒品就保不住了。

次晨告别邯郸,一路沿太行山脉西行。时不时看到山坡上有密密麻麻交错排列的一个个半圆形白色土坑,领导说那叫鱼鳞坑,是为了减少水土流失挖的,坑内蓄水,可以植树造林,长知识。.

由冀入晋,到达了山西的洪洞县。一路的行程是领导安排的,我还在想,洪洞不就是有一个苏三起解吗?有什么可看的?其实大谬,洪洞着实让我吃了一惊。本篇先说苏三。

苏三,由京剧《苏三起解》、《玉堂春》而闻名。那句”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早已耳熟能详,众口传唱。历史上苏三蒙难,逢夫遇救的故事,就发生在山西洪洞县。直到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洪洞县司法科还保存着苏三的案卷。

苏三,原名周玉洁,明代山西大同府周家庄人。五岁时父母双亡,后被拐卖到北京苏淮妓院,遂改姓为苏,名为苏三,花名”玉堂春”, 苏三天生丽质,聪慧好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官宦子弟王景隆相遇苏三,一见钟情,立下山盟海誓。后王景隆床头金尽,被老鸨扫地出门。苏三要王景隆发奋上进,誓言不再从人。王景隆发奋读书,二次进京应试,考中第八名进士。老鸨偷偷以1200两银子为身价把苏三卖给山西马贩子沈洪为妾。沈洪带苏三回故里。 沈洪长期经商在外,其妻皮氏与邻里赵昂私通,与赵昂合谋毒死沈洪,诬陷苏三。并以一千两银子行贿,知县贪赃枉法,对苏三严刑逼供,苏三受刑不过,只得屈忍画押,被判死刑,禁于死牢之中,适值王景隆出任山西巡按,重审此案,苏三奇冤得以昭雪,苏三和王景隆终成眷属。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撰《玉堂春落难逢夫》,收入《警世通言》,流传后世。

洪洞县的苏三景区包括苏三监狱和苏三还愿处(关帝庙),是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苏三监狱”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的惟一一座明代形制的监狱,也是现存最早的监狱。这一站便是领略监狱文化。

明代监狱有普通牢房十二间,东西相对,形成一狭窄的通道。牢房檐口外铁网密布,悬吊铜铃,犹如天罗地网,囚犯插翅难逃。

 

左图是死囚洞,它直通大街,平时用砖砌着,需要用时才打开。因为犯人一旦死在监狱中,绝不允许从监狱的门抬出去,只能通过这个洞拖出去,因此被称作死囚洞。

右图是死囚牢,因其牢门上方塑有狴犴(Bì’àn)头像,形似虎,俗称”虎头牢”。其实狴犴为龙生九子之一,为第七子,又名宪章,好诉讼,有威力,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直言,而且能明辩是非,秉公而断,故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立其形象。民间有”三虎生一豹,三豹生一铥,三铥生一貅,三貅生一狴犴”之说。

有诗云:虎牢何处诉屈冤,一曲苏三泪已残。多少无辜含恨去,几人有幸遇奇缘?

 

死囚牢内是一封闭的小四合院,牢院内有枕头窑一孔,隔为三间,西侧一间为当年关押苏三的牢房,墙体厚1.1米。死囚院的中央有当年苏三坐监时洗衣的水井和石槽,井口只有半尺多宽,是为了防止死囚投井自杀,井口留有一道道绳索磨下的印记。右面是”丈八墙”,墙高一丈八,厚一米七,内灌流沙,借助沙的流动性,防止犯人打洞外逃,太毒了。我国著名考古学家王冶秋曾题诗曰: 虎头牢里羁红妆,一曲搅乱臭水浆。王三公子今何在?此处空留丈八墙

苏三的囚室,是后人仿造的了。因为十年动乱期间,苏三监狱被拆毁,1984年才修复。

古代刑罚的塑像,什么凌迟、斩首、鞭笞、拶指(zǎnzhǐ,就是夹手指)、流放。。。。反正人整人在中国很有传统,看得人毛骨耸然。

监狱中还有一些关于典狱知识的介绍。最著名的当然是皋陶(gāo yáo)造狱。皋陶,与尧、舜、禹同为”上古四圣”,是舜帝执政时期的士师,相当于国家司法长官。皋陶又是上古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史学界和司法界公认为”司法鼻祖”。史载:”帝舜三年,命咎(皋)陶作刑”、”皋陶造狱而法律存”。皋陶说:”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皋陶的”五刑”早于古巴比伦的《汉穆拉比法典》三、四百年,皋陶的法治思想为后世的法制起了典范作用。

皋陶文化的精髓是”替天行道,惠民为本”、”天人合一,天由人意”、”勤政廉政,任人唯贤”、”以德治国,五刑五用”,核心是”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安邦之道,这些思想观念也成为了儒学的主流源头。

相传皋陶在掌管司法时,”划地为牢”,成为最初监管犯罪之人的囚禁场所,我国从此有了监狱。皋陶也被后人尊为”狱神”。

据说是苏三墓前的石马,正巧日照纱窗,个个孔明诸格亮。看上去像给石马披了一件珍珠衫。

苏三还愿处的关帝庙,重檐十字歇山顶。

网上得诗一首:

世传牢狱系苏三,临址凭心论旧缘。
女子痴心罹死苦,男儿惓志解生难。
大槐树下魂方杳。洪洞城中泪已残。
五刑俱备源皋老,善恶同施有故冤。

北路寻遗(四):赵州古桥

架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坦途箭直千人过,驿使风驰万国通。
云吐月轮高拱北,雨添春水去朝东。休夸世俗遗仙迹,自古神丁役此工。
--(宋)杜德源《安济桥三首(一)》

华北有四宝: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六月三日下午,看过了正定的菩萨,我们驱车直奔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宋哲宗赐名,意为”安渡济民”),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的洨河之上,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当地俗称大石桥。建于隋代开皇至大业年间,由匠师李春建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赵州桥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标志着赵州桥已与埃及金字塔、巴拿马运河、巴黎埃菲尔塔等世界著名历史古迹并称而齐名。

赵州桥建筑结构独特,”奇巧固护,甲于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桥”,在建筑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单孔”、”敞肩”、”坦拱”结构型式设计大胆创新,其跨度为当时中外石拱桥之最。在建筑艺术与施工技巧方面均有独创。

“月魄半轮沉水底,虹腰千丈驾云间。”([元]杨涣《安济桥》)

赵州桥的三绝

(1)坦拱:”券”小于半圆

我国习惯上把弧形的桥洞、门洞之类的建筑叫做”券”。赵州桥之前的石桥的券,大都是半圆形。但赵州桥跨度很大,从这一头到那一头有37.4米。如果把券修成半圆形,那桥洞就要高18.52米。这样车马行人过桥,就好比越过一座小山。赵州桥的券是小于半圆的一段坦弧,既减低了桥的高度,拱高只有7.25米,又使桥体非常美观,很像天上的长虹。

(2)敞肩:”撞”空而不实。

券的两肩叫”撞”。一般石桥的撞都用石料砌实,但赵州桥的撞没有砌实,而是在券的两肩各砌两个弧形的小券。既节省了石料,减轻了桥的重量,而且增加了洨河涨水时的排水面积,减少了洪水对桥的冲击,保证了桥的安全。张嘉贞在《赵州大石桥铭》中说:”两涯嵌四穴,盖以杀怒水之荡突。”

而在欧洲,公元14世纪时,法国泰克河上才出现类似的敝肩形的赛雷桥,比赵州桥晚了700多年,而且早在1809年这座桥就毁坏了。

(3)洞砌并列式。

用二十八道小券并列成9.6米宽的大券,在各道窄券的石块之间加了”腰铁”,把拱石连锁起来。这种银锭形腰铁,除增加拱石间拉力外,其装饰作用也很重要,块块腰铁好似苍龙之片片鳞甲,使券面呈现”龙腹”之象,令人倍感桥身有向上攒动的趋势。元代刘百熙有诗赞曰:

“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

主拱顶上雕有龙头形龙门石一块,八瓣莲花的仰天石点缀于桥侧。以造型逼真的石雕群像,运用浪漫手法,塑造出想像中的吸水兽,寄托石桥不受水害、长存永安的愿望。

(此图来自网络)

桥两边的栏板和望柱上,雕刻有各种蛟龙、兽面、竹节、花饰等。蟠龙汪洋戏水,苍龙意欲腾空,龙兽之状,若腾若飞。石雕的刀法苍劲古朴,艺术风格豪放而新颖,刻工精细,意境深远,显示了隋代浑厚、严整、矫健、俊逸的石雕风貌。整个大桥堪称是精湛的艺术珍品,隋唐艺术的精华。

网图

赵州桥不仅科学水平很高,而且造型艺术十分优美。中国的古代建筑多笔直的中轴线,左右均齐的对称造型,给人以古相苍劲的艺术美感。从赵州桥的总体轮廓看,曲梁如波、弧形平坦的主拱线上,对称地轻伏着4个小拱,巨身凌空,线条明快,雄伟秀逸,稳重轻盈;远眺犹如苍龙飞架、初月出云,又宛若长虹饮涧、玉环半沉。

可惜桥下有太多的游船,使水波不宁,倒影不静,妨害了石桥古朴悠远的意境。从网上寻得一佳图。

“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 [明]祝万祉)

网图

古人称修桥补路为众善之首,多有铭记,然历史上对赵州桥的建造者李春却鲜有记述。据传李春系隋代著名匠师,赵郡(今赵县)人,隋开皇十一至十九年(公元591-599年)他担任总设计师,率能工巧匠李通、李膺等建造了赵郡河石桥。唐中书令张嘉贞著《安济桥铭》中记有:”赵州蛟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如此历史上方留下李春之名。

初到赵州,同行的领导说赵州桥为鲁班所造,我说不是李春吗?原来都没错,据当地的传说,赵州桥就是鲁班造的,不信,你听,赵州桥公园中一直播放着的河北民歌《小放牛》:

赵州石桥什么人修?
玉石栏杆什么人留?
什么人骑驴桥上走?
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
赵州石桥鲁班爷修,
玉石栏杆圣人留,
张果老骑驴桥上走,
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

这里面就有个脍炙人口的传说了,据说当年著名工匠鲁班用了十多年时间,建成了这座大桥,桥建成后,他夸口说:”抬上四大名山,托着太阳月亮,也能走过去。”柴王为了教训他,约了仙人张果老同登赵州桥,柴王用车推载着四大名山,张果老骑上毛驴手托太阳月亮,一起上桥,行至桥中,”咯登”一声,柴王的车子把桥面轧出一道沟辙,张果老的毛驴也踩出了两个蹄印。鲁班一见慌了,怕桥坍塌,连忙纵身桥下,举起双手,托住桥身,于是,那巨人的双手在桥拱石上又留下清晰的手印。鲁班由此幡然悔悟,恨自已有眼无珠。毅然抠下一只眼,扔在地上,闪闪发光,以警后人。后来,这只眼被马王爷拣去,按在自已的脸上,从此,马王爷成了三只眼。当然这只是人们编造的一个神话故事,以纪念古代的能工巧匠。

至今桥中央东侧的桥面上还有一道深深的车辙,车辙前方不远处,有两个圆形的蹄印。不过我们在桥上走得匆匆,却没看见这个仙迹,憾!不过鲁班的手印却是在后来的修缮中不见了的,我说赵州桥怎么历经千年还看着这么新呢,原来解放后(1955年6月至1958年11月)进行了一次全面、彻底的修整,除情况完好的23券主拱和两端小拱的一部分金刚墙之外,其余全部拆除重砌,保留了原来的护拱石、钩石、腰铁、铁拉杆和收分五种做法。

(网图)

其实”古桥仙迹”并非真正的仙迹,据《北辕录》和康熙《赵州志》及其它史志文献记载:桥上的”仙迹”不是”圣人”留的,而是宋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第二次修缮赵州桥时,石匠们总结赵州桥东侧拱圈向外倾斜的经验,根据科学原理,为防止石桥拱圈再度外倾,经过精心策划设计,在石桥东侧三分之一处凿下的车行道标志,即车行道外控线。以此告诉人们:车辆在外控线以内行驶,否则车碾压磨会损坏石桥,且易于出危验;行人应在两侧外控线之外通过;桥下鲁班的手掌印乃是指出,石桥万一裂缝出危验,印迹所指,正是支撑柱子保护石桥脱离危险的最佳位置。

关于赵州桥的传说还有很多,如八仙替玉帝考察赵州桥的传说,至今赵州桥公园中还塑有八仙像,鲁班兄妹比修桥的传说等。详见这里

中国是桥的故乡,无论是西子湖畔断桥残雪的凄丽,还是西安灞桥折柳送别的惆怅,无论是扬州瘦西湖”二十四桥明月夜”的浪漫,还是河北赵州桥”一虹横绝海神惊”的奇伟,各式各样的桥承载的是建筑的大美和艺术的流传。

再录[明]陆健《古桥仙迹》诗一首作结:

车马人千里,乾坤此一桥。
良工玄绝代,巧构称殊标。
月落青虹冷,天空白鹤遥。
岸柳笼朝雾,泯泯带春潮。

北路寻遗(三):华塔如花

离开隆兴寺,我们在路边找了一家清真马记餐馆用午餐,点了油香(回人的油饼)、豆沫粥、茄子、腐竹和烧牛肉,味道很巴适(川语很好的意思),尤其是那一大盆牛肉,全是腱子肉啊,居然只要10多元,4个人一共只吃了80多元,的确物美价廉。

正定有很多回民,许多是13世纪初元军西征时带回的西亚伊斯兰国家的工匠及居民,另外燕王扫北后华北空旷,各地也多有回民迁入河北。

我们在正定县看的第二座寺是广惠寺的华塔。广惠寺始建于唐贞元年间(公元785-804),是正定八大古寺之一。可惜经历代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寺已不存,而今寺内只有华塔耸立。

广惠寺华塔,又名多宝塔。坐落在正定县城内历史文化街。 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塔,是北宋出现的新塔型,现存十多座。之所以命名为华塔,缘于其比例巨大且丰满的塔顶就像一层层的荷花花瓣,称为花塔,也称华塔。

广惠寺华塔建于金代,高40.5米,造型古朴雄奇,华丽生动,为三层八角形楼阁式华塔。由主塔和附属小塔构成,全用砖砌。主塔底层四隅各附建一座扇六角形亭状小塔,小塔环抱主塔,高低错落,主次相依,精巧华丽,壮观秀逸,是中国砖塔中造型最为特异,装饰最为富丽的塔。

第三层之上即是圆锥形塔身,这是塔的主要部分,也是塔的精华所在,其高度约占全塔通高的三分之一。圆锥体内檐塔室供奉两尊石佛,外檐交错彩塑菩萨、力士、禽兽、狮、象以及楼台亭阁等形象,题材广泛、构图新颖、排列有序、做工精巧。其中,尤以动物造型最为逼真,凶猛的狮子、剽悍的大象、欲跃的青蛙,无不生动传神,活灵活现,错落有致,富于变幻。第四层塔身如同一组雕塑艺术群,五光十色、光彩夺目。

图片来自网络

进入塔中,可看到书法家刘正军的蝇头小楷体《地藏菩萨本愿经》,字体端丽华美,第一次看到这么工整秀逸的蝇头小楷,那笔划只有钢笔字的粗细,大小也就是钢笔字的大小,可却是用毛笔写出来的,不得不感叹作者的恒心与定力。

登上塔的三层,有一回廊,凭栏远眺,可以看见还有多个古塔伫立在正定古城中,掩映在参差错落的民居里,婀娜多姿,亭亭玉立,沧桑而华美。

网上搜搜,竟然找不到关于华塔的诗,无奈,自己打油几句吧:

宝塔凌苍苍,八角镇四方。花束出天外,百兽入画梁。
风吹檐铃响,笔写经卷长。谁云燕赵远,登高览大荒。

北路寻遗(二):古刹隆兴

绀阁千寻幡影开,妙香珠树自徘徊。栴林云气飞花雨,金界晴光薄紫苔。
卓锡经声虚竹院,谈禅松影净莲台。翠华犹记曾临幸,尚有春风北极来。
                    --(清)梁清远

离开卢沟桥,沿京石高速南行,就到了河北省正定县。以前对正定的印象,仅停留在它是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此次一行方知正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冀中平原,历史上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

正定县现存文物古迹众多,号称”八朝古建,千年古韵”,有隆兴寺、临济寺、文庙、青塔、华塔、砖塔、木塔等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素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之美称。

这其中又以”京外第一名刹”隆兴寺最为享誉中外。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原名龙藏寺,俗称大佛寺,占地82500多平方米,气势恢宏,是我国著名的十大名寺之一,也是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代帝王曾多次到此巡幸驻跸,上香礼佛,题诗书匾,刻碑立石。

天王殿为寺门入口,上悬有康熙皇帝手书”敕建隆兴寺”金字牌匾。走过天王殿,就是原来六师殿的遗迹,目前只余一个殿基的平台。

寺中有六处文物堪称全国之最,引今人张金康《隆兴寺咏》诗:

夕照古城隆兴寺,隋建唐改康熙赐。
毗卢佛对转轮藏,摩尼殿阁形十字。
观音千手铜铸肢,东方美神翘丫趾。
方丈一曲奏平安,高香礼拜托遐思。

一、”艺臻极品”十字形摩尼殿

(图片来自网上)

绕过六师殿台基,便看到了巍峨高大,雕梁画栋的宋代建筑摩尼殿。摩尼殿特别之处在于平面呈十字形,重檐九脊顶,四面正中设山花向前的 歇山式 抱厦,在我国现存宋代建筑中仅此一例,被梁思成先生誉为”艺臻极品”的世界古建筑孤例。

摩尼殿东西两侧及大殿四周绘有明代壁画,题材内容为佛传故事。壁画色彩艳丽,线条流畅,笔法精细,气势恢宏。可惜保存得并不好,多处剥落,令人惋惜。

二、”东方美神”倒坐观音

最令人称奇的是北壁明代通壁悬塑的五彩海岛观音。整面壁上,峰峦叠嶂,祥云缭绕,人物多样,瑞兽盘环。色彩鲜艳,至今仍光彩照人。

悬塑,又称为壁塑,为中国古代彩绘泥塑中的一种特殊样式,顾名思义是一种倚壁而建的悬空塑像。据说起始于唐代雕塑家杨惠之。时有”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的民谚传世。是说大画家张僧繇培养了吴道子和杨惠之两个有名的学生,结果吴道子以其绘画,杨惠之以其彩塑,在当时一时压过了张僧繇的名气。

正中端坐的塑像就是观音菩萨。由于塑像坐南朝北,故称倒坐观音。像高3.4米,与我们平常所见的不是端坐莲花宝座,就是足踏祥云,慈眉善目,面带微笑,文静端庄的观音菩萨大大地不同,这尊悬塑观音头戴宝冠,项饰璎珞,红裙飘逸,披巾如纱,露臂赤足,圆润丰满;一足踏莲,一足踞起,双手抚膝,头微右侧,身略前倾,呈大自在状。一派闲适自若、怡然自得的写意样子。真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美的观音,难怪被鲁迅誉为”东方美神”。 

观音见得多了,没见过跷二郎腿的观音,你看那柳叶眉下,凤目微睁,面带微笑,俯视众生。更令人叫绝的是无论你从哪个角度注视观世音菩萨的眼睛,都会觉得大慈大悲的菩萨面露笑意的慈眼在安抚我们这些痴愚的众生。

三、中国早期最大的转轮藏

从北面抱厦走出,穿过牌楼门,是戒坛。走出戒坛,便可看到东侧的转轮藏阁和西侧的慈氏阁。

在大悲阁的配殿转轮藏阁底层,保存了一件宝物,宋代建造的一座 八角形木制转轮藏(即转动的藏经橱),直径达到 7 米,分两层阁楼,是现存的宋代小木作的稀有遗物。北宋时期这个转轮藏有两个用途,一是收藏经书,另外就是和尚做法事时,可以边转动法轮边诵经,取其法轮常转、自动不息的寓意。

慈氏阁内的宋代木雕天冠弥勒佛,高七米,或称”慈氏菩萨”。

四、”第一隋碑”龙藏寺碑
图片来自网上

在慈氏阁北面,是龙藏寺碑。隆兴寺内碑碣林立,最珍贵的首推隋朝龙藏寺碑,刻有约1500字,是国内现存著名碑刻之一。据说隋朝保留至今的石碑,在中国只有3块,龙藏寺碑不仅记载了隆兴寺的始建,具有史料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在书法史上被认为是隶书向楷书过渡的典范。其书法苍劲有力,方整有致,具有古拙幽深的美感。它上承南北朝余风,下开初唐书法诸家先河,被王国维誉为”此六朝集成之碑,非独为隋碑第一也”。

五、铜铸千手千眼观音

龙藏寺碑旁,有两座御碑亭,黄色的琉璃瓦显示了其尊贵的地位,分别是康熙、乾隆皇帝所立。御碑亭后便是整座隆兴寺的主体建筑大悲阁,坐落在中轴线后部。大悲阁五檐三层,供奉着大名鼎鼎的的正定大菩萨--铜铸千手千眼观士音菩萨,被誉为”华北四宝”。

“拈花偶坠成甘露,幻阁如空作大悲”。

一进入大悲阁,但见一尊高达 22.28米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扑面而来,任谁都会惊呼一声:”好大一尊佛”。举头仰望这尊气势不凡的巨大观音时,有种头晕目眩的感觉,且不论它的高度令人咋舌,光是看到那千手千眼就足以称奇了。

说她大,一点也不夸张,北宋开宝四年铸造这尊高大铜铸佛像时,有3000工匠参与铸造,由于佛像超高,所以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续接的方法,共分了 7段才将整座大佛铸造完工。可谓是工程浩大,工序复杂。是北京周边地区4尊大佛之一,与北京雍和宫大佛、天津蓟县独乐寺大佛、承德普宁寺大佛齐名。

这尊室内铜佛的高度,在独尊了近千年后,到20世纪初西藏扎什伦布寺内的铜佛问世,它才让出全国最高铜佛的地位。

上到阁的三层,才能近距离观赏大佛。 大铜佛铸有42臂,其姿势各不相同,所执法器也各异,或曲或垂,或抱或伸,或持日托月,或持莲握珠,或仗剑使钺,还有净瓶、宝杖、宝镜、金刚杵等。大佛全身颀长,比例均匀,衣纹流畅,线条细腻,面部表情端祥恬静,仁慈庄重,达到了瞻之弥高、仰之益恭的艺术效果。 可惜两侧40只铜手臂均被毁,已改为木制,仅前胸两臂为原铸。

登阁远眺,阁前古柏参天,阁後老槐吐翠,周围苍松、百花环绕,景色清幽宜人。

古人登大悲阁留下了许多诗文,见这里,还有这里。录一首北宋时期,大悲阁落成不久,吴越王之后钱惟治春日登大悲阁制的回文诗:

圣主钦崇教,千光显绀容。映云窗绮暖,笼月箔花重。
净刹香风远,危栏碧雾浓。胜因良以咏,华阁一斯逢。

这首诗正读倒读都能成文,且有叙事,有描景,有咏叹,有称颂,可谓是回文诗中的精品。

大悲阁后有一棵粗壮的柏树,据说与宋太祖赵匡胤有关,传说系红布绕3圈可吉祥如意,乍一看像是大柏树在跳草裙舞。

六、精美的铜铸毗卢佛

穿过弥陀殿,便可看到隆兴寺的最后一座建筑--明代毗卢殿。

殿内供奉明铸铜质毗卢佛像。毗卢佛是”毗卢遮那佛”的略称,”毗卢遮那佛”是释迦牟尼的法身佛。佛教中经常会提到”三身佛”,即法身”毗卢遮那佛”,应身”释迦牟尼佛”,报身”卢舍那佛”。

佛像设计精巧,造型独特,是国内孤例。整尊毗卢佛全部为青铜铸造,由三层莲座和三层四面佛像摞制而成,高 6.72米,共计大小佛像1072尊。其中三层莲座刚好1000个莲瓣,每个莲瓣铸有一尊坐式小佛;三尊四面佛刚好12尊;12尊四面佛头戴的5 佛冠上还有60尊,合计1072尊。据说这尊毗卢佛是明万历皇帝朱翊君为其生母慈圣皇太后祝寿所御制的。1000代表大千世界由佛来统治,72就是万历皇帝母亲的寿辰。

想起斋主前些日也在访佛闻道,访佛得”耕耘自在“,我留一谒”诸法空相皆自在,拈花一笑任平生”。斋主”闻道而笑”,不知何故,笑了两声却不见了。哈哈。。。

七月流火,心静是佛。便再拈一花,乃语笑嫣然之作

南乡子·游隆兴寺

归去意踟蹰,菩提树下欲结庐。合掌蒲团趺坐冷,持珠。为谁千遍念南无?
爱恨总相如,千古情愁不胜书。三世兰因皆勘破,匍匐。一朵冰心入太初。

北路寻遗(一):卢沟晓日

半世乾忙,漫走遍、燕南代北。凡几度、马蹄平踏,卧虹千尺。眼底关河仍似旧,鬓边岁月还非昔。并阑干、惟有石狻猊,曾相识。
桥下水,东流急。桥上客,纷如织。把英雄老尽,有谁知得。金斗未悬苏季印,绿苔空渍相如笔。又平明、冲雨入京门,情何极。
--(元)张野  《满江红·卢沟桥》

六月初,机缘巧合,有自驾车之行,自燕北至三秦,历经京、冀、晋、陕,吊古寻遗,遍访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真真是文化之旅。

6月3日清晨,驱车离京,第一站到了卢沟桥。

卢沟桥,位于北京市西南广安门外丰台区。据《日下旧闻考》记载:“桑干下流为卢沟,以其浊故乎浑河,以其黑故乎卢沟”。燕人以黑为卢,此桥因横跨卢沟河(今永定河)而得名。

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初名广利桥,迄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卢沟桥渡口早在战国时期就是燕蓟地区沿太行山脉通向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通,是华北地区现存最古老最长的一座石制联拱桥,全长266.5米,宽9.3米,下分11个涵孔。

最有特色的,则是桥墩的造法。墩下面呈船形,迎水面砌作分水尖,外形像一个尖尖的船头,分水尖上安有三角铁柱,俗称“斩龙剑”,其作用在于抗击流水的冲击。

桥的东头是宛平县城,这是一座建于明末拱卫京都的拱极城。1937年7月7日在这里爆发的”卢沟桥事变”,点燃了抗日战争的熊熊烈火,城墙上至今还留着累累弹痕。现在,宛平县城已成为一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纪念地,城内北侧建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城东侧辟为”抗日战争烈士陵园”,城楼上有七七事变纪念馆和中国古桥陈列馆。真是”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

宛平城门

想起去年七月七,媒体随访国人,竟然有很多人对这个日子毫无概念。历史就像一个负手而去的老人,渐行渐远,留给我们一个沧桑的背影,只有曾经被铁蹄践踏过的桥板,还在纵横的沟壑中残留着一丝苦难的记忆。

卢沟桥位列中国三大古代名桥之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外两座是河北的赵州桥和泉州的洛阳桥。

其实沟桥曾于清康熙年间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重建(1698),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康熙重建的卢沟桥,只有三百余年的历史。解放后又进行了多次的扩建和修缮,今天的卢沟桥,中间是凹凸不平的古桥面,两边是新铺的石板和铁护栏。

十余年前余负笈京师,曾至卢沟一游,那时还没有两边煞风景的铁护栏,游人可以近距离地观察石狮。但是由于在永定河上游修建了官厅水库拦蓄洪水,永定河水流枯竭,几近干涸,所幸因2008年奥运会,这里又重新贮满了水,古老的石桥又见昔日的波光涛影。名列”燕京八景”之一的”卢沟晓月”,该又添了几分” 半钩留照三秋淡,一练分波平镜明”的韵味了吧。

芦沟桥东西两端各有石制华表两根。桥上共有4座石碑,其中,桥东的碑亭内立有清代乾隆皇帝御笔所题”卢沟晓月”的汉白玉石碑;”卢沟晓月”碑的东边有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重修的卢沟桥碑,是现存4座碑中最高大的一座,其碑文是康熙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御笔,记载了康熙七年河水泛滥,冲坏桥东部分结构后,进行修缮的情况,文中还充分肯定了卢沟桥的重要地位;桥西端的雁翅北侧也有两座石碑,其中东侧为康熙视察永定河碑,此碑现存有碑亭;西侧石碑为乾隆皇帝重葺卢沟桥碑,原有碑亭今已毁。

邹缉题己绂《北京八景图》称:”卢沟本桑乾河,曰浑河,亦曰小黄河……去都三十里,有石桥跨于河,广二百余步,其上两旁皆石栏,雕刻石狮,形状奇巧。成于金明昌三年,桥之路,西通关峡,南达江淮,两旁多旅舍。以其密尔京都,行人使客,往来络绎,疏星晓月,曙景苍然,亦一奇也,故曰卢沟晓月”。

邹缉还有《卢沟晓月》诗;

河桥残月晓苍苍,照见卢沟野水黄。

树入平郊分淡霭,天空断岸露微光。

北趋禁阙神京近,南去征车客路长。

多少行人此来往,马蹄踏尽五更霜。

传说龙生九子,长子赑屃(音bì xì) ,形似龟,好负重,中国古代驮载石碑的就是它。

芦沟桥上的石刻十分精美,桥身两侧共有石雕护栏望柱281根,柱高1.4米,柱头刻莲座,座下为荷叶墩。柱顶雕有石狮501只,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狮有雌雄之分,雌的戏小狮,雄的弄绣球。有的大狮子身上,雕刻了许多小狮,最小的只有几厘米长,有的只露半个头,一张嘴。因此,民间长期以来有”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的说法。明代《帝京景物略》也有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之辄不尽”的记载。

著名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在《名闻中外的卢沟桥》一文中曾对这些雕刻精美、神态活现的石狮子有过极为生动的描绘:”……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好像在交谈;有的在抚育狮儿,好像在轻轻呼唤;桥南边东部有一只石狮,高竖起一只耳朵,好似在倾听着桥下潺潺的流水和过往行人的说话……真是千姿百态,神情活现。”

这些狮子雕刻于不同的年代,上一次来,就看到石狮子大多都风化残损,面目模糊。这一次发现很多狮子被重新修缮了。

清晨的卢沟桥,初阳拂槛,薄雾微曛。两个小女孩打桥上走过,一个仰天长啸,大步流星,一个敛目垂眉,姗姗而行,很是有趣。在历史感十足的长桥的背景中,仿佛是一种隐喻。

卢沟桥及其石雕艺术很早就被人们所称赞。700年前,在中国入仕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所著《马可·波罗游记》中就曾称卢沟桥为”­­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自此,桥随书流传到西欧各国。欧洲人习惯称卢沟桥为”马可·波罗”桥。

天下名桥各擅胜场,而卢沟桥却以高超的建桥技术和精美的石狮雕刻独标风韵,誉满中外,实属古今世界上一大奇观。

香格里拉寻梦6-一览众山小

“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

8月的香格里拉之旅,是去年最美的记忆之一。一直没能将它写完,每次提笔,都会沉浸在那个如诗如梦的画卷中,用一个朋友的话说,是“流连于美景的交错中,静静迷失自我,逆风而行,恍然而醒……”

也许是不忍心将它结束,好为回忆留个念想,就象生命中有些美丽的旅程,明知道已然走过,却总是忍不住去回味,去怀想。那曾经的故事,和曾经的心情……

可是再美的风景,终也会随着时光淡去,也许又会有新的惊喜在前方相待,就象四季的轮回,自然的启示中有我们无法了悟的宿命的安排,人生原本就是这样不断地开始和结束……

寻梦之旅已有如下记述:

香格里拉寻梦1-西昌印象

香格里拉寻梦2-泸沽风情

香格里拉寻梦3-丽江古韵

香格里拉寻梦4-心中的日月

香格里拉寻梦5-海子山

那么,就让我继续把梦做完吧。前梦已杳,差堪追忆。

――――――――――――――――――――――――――――――――

高原明珠――理塘

离开海子山,象告别了一个远古的梦境。

翻过海子山,就到达了“世界第一高城”――海拔4100米的理塘。理塘,藏语意为“广阔坝子有如铜镜”。以广袤无垠的草坝而得名,是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的出生地。

在理塘,见到了传说中的藏獒,毛发蓬乱,神态凶猛,对着我们不停地狂吠。

在理塘毛垭奔戈乡境内,有一座扎嘎神山,是藏民最信奉的五座大神山之一。山的一半是青褐色的岩石,光洁如墨;另一半却青松叠翠,恍若两个世界。据说神山至今保留着许多无法解释的佛教奇观,如:山壁上天然呈现的“六字真言”、“听经洞”以及活佛的金刚足印等。是历代藏王、活佛祭天、祭祖和祈福的圣地,满山的彩色经幡更加衬托出宗教文化气氛的浓厚。

过理塘,又连续翻越了三座高山,海拔4718米的卡子拉山、海拔4659米的剪子弯山和海拔4412米的高尔寺山。因海拔较高,这片区域主要以高山草甸为主,是当地牧民放牧的好地方。经常看见牦牛、马群在自由地流动,这些高原的动物点缀出了藏区风情。

一览众山小――卡子拉山

卡子拉山是沿途经过的最高的山峰,站在高山之巅,再也没有什么能挡住你的视线。你和天空是如此之近,仿佛一伸手就能触碰到那片童话中的蓝色,“惊回首,离天三尺三”的境界呼之欲出。

空旷而宽广的山顶,好象天空的眠床,又似一个巨大的舞台,只有四野的白云,在做着曼妙而寂寞的演出。

最大的一部书,莫过于天空;最复杂无常的变幻,莫过于白云,仰望苍穹,看白云苍狗,仿佛在透视生命本身。

极目远眺,天地浩瀚无垠,无止无境。群峰尽伏脚下,重重叠叠,仿佛大海的万顷波涛,汹涌壮阔。记得在三亚乘快艇过蜈支洲岛时,曾感叹那起伏的海浪象小山一样排空而来,撼人的气势至今想来仍惊心动魄。原来,山和海竟是如此的相通,山是凝固的海,海是流动的山。

一个人的心灵能走多远多高,来到卡子拉山,你就会明白。你已将心灵贴近天空,就象这山顶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棵小草、每一朵野花,虽然渺小,却都有一种向天诉说的渴望。

山顶的风很烈,几只苍鹰在高空盘旋,象孤傲的王者,俯视着世间万物。那是更高更远的世界。

没有到过高处的人,永远不会懂得高处的风景和襟怀。

许多人一生都在攀登,只为了到达一个新的高度。一座山峰就是一个挑战,山顶也许什么也没有,只有孤独,和“高处不胜寒”的悲怆,但那种“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仍然是无法抵挡的诱惑。

采一朵山顶的小花,别在襟上,让那卑微却骄傲的气息一路伴我。

在这高高的山顶,少有人烟,只有路在远方延伸,只有草,漫山遍野地铺展。所以,蓦然闯入视野的红衣少年,竟让我惊喜地叫喊起来。在那样宽广的草甸上,他就那么悠闲地、安静地盘腿坐着,仿佛与远处的白云,脚下的草地,与自然溶为了一体。还有旁边一位,做云龙高卧状,幕天席地,好不潇洒。

天高地远,最渺小的不过是人,但正是人,使自然有了灵性。人与自然,似乎亘古以来便该是如此和谐。

我,和那个少年,我们相互挥手示意,为人生偶然的相逢致礼。

容中尔甲的歌声适时地响起,悠扬回荡,这样的歌声本就属于这样的地方:

这里有最挺拔的脊梁

扛得起冰天雪地,万丈严霜

这里有最宽阔的胸膛

容得下江河奔腾,天风浩荡

这里有最壮丽的诗篇

书写历史烟云,岁月沧桑

这里有最圣洁的信仰

建造着一方乐土,人间天堂

。。。。。。

香格里拉寻梦5-海子山

清晨告别稻城,天空有一点阴郁,阳光还躲在云雾之后。空气清凉潮湿,路边的风景有着油画一般温润的色泽。

早晨的稻城,没有了满天霞彩的铺染,虽然少了几分瑰丽,但既然来过,怎能不留下痕迹,补拍了两张PP,聊补前日的遗憾。

早就听说稻城过去有数座4000米以上的高山。一路上阅山无数,险峻的,柔美的,岩石突兀的,草木葳蕤的,风姿各异,总以为已将藏区的山看尽了。然而在香格里拉,永远不会缺少的就是神奇和惊喜。

石砌的史书――海子山

进入海拔4500米的海子山,扑面而来的垒垒巨石,让你只能用震惊来形容。
巨大的石块漫布在整个山巅,嶙峋参差,且行且随,千奇百怪却又形神兼备,在阳光下散发出一种沉默的庄严。

每一块石头都有着奇异的刻痕和浑圆的棱角,明白无误地告诉你那是长期被水流冲刷的结果。海子山,海子山,亿万年前,这里一定是一片浩瀚的汪洋大海,蔚蓝色的海底世界里,海藻丛生,游鱼如织,绿茵成材的海岸上,珍禽异兽,欢畅嬉戏,悠然自得。不知是远古的哪个时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风吼海啸,地壳挤压,高山隆起,海水泄落,海底的世界被推送到蓝天白云下。
那一定是一场无比壮观的造山运动吧?走在静止的石堆里,我想象着远古时期的汪洋气势,仿佛感受到大地分娩时的阵痛,听见地表抬升时大地的骨骼在轰轰作响,滔天的洪流如水银泄地,在高山峡谷间奔涌流窜,寻找着自己新的出路。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走进石头,就走进了古老的记忆,走进了史前的世界。

阳光虽好,高原的寒风却依然刺人肌骨,风吹过石缝,有呜呜的声响,让你在惊叹天地造化之神奇时,也感受到一种旷古的悲凉,也许就是那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的心境吧。

卫斯理的科幻小说中曾言及,地球上每一块石头的纹理,都是记录人类历史的密码。那么,海子山就是一部巨大的史书,每一块石头都在诉说着沧海桑田的变幻。岁月流逝,风雨剥蚀,所有的风景都在这里凝固,凝固在石头的年轮里。那份苍老融进了山的肌骨,巍巍中让人肃然。

清晨的雾还在山上游走,薄薄的象为山巅的石堡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石头们全都闭上眼睛,在各种姿态中沉思默想。千万年,它们一直那么沉着地兀立着,铺天盖地,不言不语,象一个个奇特的符号写在海子山厚重的书页上,又象饱经沧桑的智者,额间写满智慧,深沉为海子山独特的风骨和气韵。

竟然还有一泓小小的水泊,散发着一种宁静的蓝色的光,一动不动。在灰褐色的石头与石头之间,那一抹蓝纯净得让人心疼,就象整个儿的蓝天被扯落了一块下来,扯落在这乱石怀抱的山顶上。
莫非,这是当初的大海,在匆忙离去时留下的一滴眼泪,告诉后世她走得是那样地不舍与牵恋。那高耸的山脉,曾经在她温暖的怀抱中酣睡,每一块石头都被她纤柔的手指无数次地抚触。他们相依相偎,共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以为会地老天荒,却被命运无情地分离,只留下这最后一滴清泪,坠在大山的心尖,象宝石一样湛蓝晶盈,诉说着无尽的爱恋与相思。

我蹑足走到水边,静静地凝望着水里的白云,不敢发出一丝声响,怕惊碎了这薄而透明的温情。

那一汪丰沛的海水啊,流去了哪里?

也许只有当水汽蒸腾到天空,化为云雨,再洒落在山冈,他们才能再次相拥,享受短暂欢聚的甜蜜,然后又是长久地分离、守望,那甜蜜中该有着怎样的无奈与酸楚啊。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好象牛郎织女千古传诵的爱情。

伟大的爱情,是不是都是这般的模样?

海子山,是海子和山的情思。

海子山,我在幽蓝的水泽边思考着爱情,恍惚中有淡淡的忧伤……

―――――――――――――――――――――――――――――――――
附:从网上搜集的海子山资料

海子山位于理塘与稻城两县之间,是四川省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区内分布大大小小古冰川作用下的花岗岩漂砾(砾石)及形态各异的冰蚀岩盆(湖泊),“蛮荒”得就象是火星表面。这些大大小小的砾石与湖泊就是青藏高原乃至世界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古冰帽遗迹——“稻城古冰帽”。

这里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川遗迹,是古地中海随喜玛拉雅山系隆起而抬升起来的高原丘陵。

海子山丰富的地质遗迹分布在海拔4500—4700米的山原面上,类型为角峰、冰斗湖等类型丰富、形态完整的冰蚀地貌及冰川基碛、蛇形丘、羊背石等完整的冰川堆积地貌。尤其是那些数以亿计的花岗质冰川漂砾和1145个冰蚀岩盆(海子)铺满了整个山原面,形成叹为观止的“天外星球,千湖之山”的奇异景观。

这里是许多野生动物的家园,它们在这里出生、生活、死亡。岁月流逝,芳草枯黄,白骨和幼仔,古老与新生,相生相依,永恒不变。
这里还曾是恐龙的家园。1982年,科学家在海子山中部发现恐龙牙齿化石和桉树化石。如果你有兴趣,说不定你会很幸运,在乱石间捡到一块恐龙化石或远古森林留下的植物化石。在这里,一切都是未知的,但一切都有可能。
这就是海子山。它是一片山的海,石的海,生命的海,等着你去探索的一片未知之海。

http://www.aroundcn.com/dc/spots/142639705.html

香格里拉寻梦4-心中的日月

(图片及原文请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d0225601000am6.html)

香格里拉,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离开丽江,我们直接奔赴云南迪庆的香格里拉县-中甸。

一路逆金沙江而上,因为连日天雨,江水浑黄。金沙江为长江上游,因沿河盛产沙金而得名。经长江第一湾,过虎跳峡而未入。车窗外,峡谷风光回旋起伏,烟锁翠岚,碧峰如簇,山下江流浩浩,滚滚东去,山上林木蓊郁,莽莽苍苍。正是“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烟中列岫青无数

中甸县城里有许多外国游客,自从美国作家希尔顿在《消失的地平线》中创造性地用“香格里拉”(Shangri-la)这个名词来描绘中国西部一块永恒宁静的土地,“香格里拉”就成了人间乐园和世外桃源的代名词,这个美轮美奂的称呼被赋予了无尽的遐想,以其梦幻般的语言色彩和虚无缥缈的神奇魅力蜚声全球,吸引着全世界的旅人来追寻这片人间净土。

虽然关于香格里拉原型地的考证有多种版本,但是现在比较公认的是从云南的中甸到四川的稻城这一片区域。

中甸是云南著名的牧区,草场开阔,水草丰茂,连绵起伏的山峦环抱着一片片绿色的大草甸,草甸上随意地散落着牛羊和村舍,甸子越大,村落越大。牧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田园牧歌般的生活。时光在这里象风一样柔和而缓慢。

青稞田熟了,泛着金黄的光晕,那帕海宁静地呼吸,水天相映,平滑如镜。高原上的海子是一颗颗晶莹的宝石,镶嵌在高山和草甸之间,散发着璀璨而神秘的光华。它又象翦水的明眸,清澈纯净,它的澄澈,使山峰不再混沌,在最深的夜里也有了光亮。

为赶时间,我们走了一条从中甸到乡城的近路,一路不见班车,只有到深山收购松茸的藏民骑着摩托来往穿梭。心里知道不妥,果然只走了60公里的好路,路面就变成了泥泞坑洼的土路,积水深处,车不能过。不得已折返中甸,绕道德荣往乡城。途中遇大块落石,从车前数米处坠入深崖,几块小碎石簌簌滚落,及车而止,殊为惊险。若非之前好意告知两辆重庆的小车路断回头,耽误一分半分时间,怕难躲此劫。祸福只在毫厘,一切俱是天意。

当晚沿江而行,摸黑赶到德荣县,次日从德荣赴乡城。德荣位于川滇交界处,辖属四川,与云南的德钦县隔江相望,被称为太阳谷,地貌仍以峡谷山地为主,江水至此已由浑变清,如白练一般在谷底静静地流淌,在阳光下闪着碎银子一样的光泽。这一流江水,仿佛穿透了时空,穿透了沧海桑田,穿透无垠的陆地与高山,亘古不息地流淌着。

汽车行驶在延绵不断的山脉和云层之间。清晨的云雾在山间缭绕,时而迷漫蒸腾,如幛如缦,忽然之间就隐没了一座山峰;时而象一朵朵碎絮般漫抛在山巅上,淘气地遮住山的眉眼,绕指柔似地挑逗着大山雄健的魂魄。云岚轻盈地摆弄着各式的舞姿,慵懒而飘逸,仿佛是以无尽的山峦为底,铺染一幅水墨的画卷。

天上的浓云逐渐化开,天际现出了蔚蓝的色泽。山里天气多变,瞬儿风,瞬儿雨,瞬儿晴。云雾在山间飘移游走,你刚看见前面有一片云雾迷漫,一会儿你就钻进了这片雾中,伸手即可掬一捧沁凉的雨雾入怀。有人曾经这样形容山与雾的关系:“雾的飘逸与游走都与神性与灵性有关,它是众多山里人的另一种呼吸。山有雾,像女人有裙,天空有云,植物有枝叶,水有游鱼,石头有回音,人有梦幻。

当云雾散去,青翠的色泽便湿润了一切。山凹里总有绿色的田畴,白色的农舍点缀其间,青罗带般的江水蜿蜒而过。绿色之外还是绿色,宁静被宁静包围。“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宋词的意境宛然在目,眉眼盈盈之处,令多少游人心酣神醉,悠然物外。

藏民是笃信宗教的民族,藏区内随处可见经幡、玛尼堆和白塔。山坡上也不时看见造型雄伟、金碧辉煌的庙宇。

热打曲披岭寺                 噶丹桑披罗布岭寺

经幡是让风或水拂动写着经文的彩幡,代替人们诵读经文。玛尼堆是藏族刻在石头上的追求、理想、感情和希望,代表祈福和禳解,供人们转经礼拜,在地广人稀的高原,无处不在的玛尼堆担负着经堂和道场的部分功能。“白塔”学名“藏族佛塔”,是佛学思想,佛传故事及藏民族的审美观的象征,“塔”是梵文Stupa的音译,也可以译为灵庙和方坟,据说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如意俱生的自然大宝塔。塔身多为白色,象征纯洁无暇,风、火、水、地四轮是塔座台阶,以上是瓶龛、十三层文轮、华盖、日月、宝顶和装饰,多为金色或红色,以示庄严、雄伟。

藏式的民居大多是土石砌成的四方体,底座稍宽,呈梯形截面,象一个个小型的城堡,给人厚实稳固的感觉。有白色的,也有自然的土褐色的。

公路如玉带一样在群山间环旋盘绕,让人不由地联想起曾经的茶马古道,也是这么穿山越岭,蜿蜒西去。成千上万辛勤的马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风餐露宿的艰难行程中,用清悠的铃声和奔波的马蹄声打破了千百年山林深谷的宁静,开辟了一条通往域外的经贸之路,成为世界上地势最高、山路最险、距离最遥远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每一次的征程,都是一次生与死的体验之旅。勇气、力量和忍耐,铸就了高原民族生生不息的拼搏奋斗精神。

那博大高峨的山体,和苍凉纵横的峡谷,构成了风景的主体。及到高处,就只见山峰层层叠叠,白云横逸,远山如黛。

有时峰回路转,眼前豁然开朗,远处闪现一片极为宽阔而平整如削的山脊,浓亮的白云平铺在山脊上,完全打破了山峰固有的弧线,平得让你怀疑那是山还是别的什么,也许这就是横断山脉的特色吧。

傍晚时分,到达了风景如画的桑堆乡。桑堆乡有一处奇异的图腾岩画。岩壁陡峭,怪石嶙峋,崚嶒突兀,如犬牙交错,又似被泼墨浸染,天然形成各种神奇的图案。完全不同于寻常的山峰,使你不得不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桑堆乡一边通向稻城亚丁,一边通往世界第一高城理塘。由于藏民与地方政府为修路发生纠纷,亚丁景区已封锁多月。本想直奔理塘,手中的相机却赶巧不巧地没电了,为了不错过沿途的景致,只好决定就近到稻城县城里歇宿。后来证明这一决定是多么地明智。

稻城不愧被称为“最后的香格里拉”,即使没有到它最美的地方,沿途的风光也让我们大饱眼福,连叹此行不虚。

稻城地势开阔,草野无边无际,柏油路从草场中穿过,顺着一条清亮的小河向前延伸,河水淙淙,带着远山的呼唤流入草原深处。群山在遥远的天边连绵起伏,有了山峦,才有了草原的襟怀。晚霞在前方的天际幻变着瑰丽的色彩,两边的田野、房屋和牛羊如风般掠过,视线仿佛永远望不到头,道路象一条玉带,穿过天空,走入云中。

路上还遇到了一群牦牛拦路,这些高原之舟有着好斗的性格,见了车辆也丝毫无惧,慢悠悠地没有一点避让的意思。我们只好停下来等它们先通过,两头牦牛却在路中间对顶起来,还好一个藏民拿起石块往牛群中扔去,才将它们驱散了。这些皮粗肉厚的家伙,被那么大的石头砸中了,好象没事一样。原来我们还不明白为什么小牦牛的嘴部都要套一个有着尖锐木刺的套子,看起来象个史前怪兽似的,如今想来大概是起保护的作用。

到达稻城县城,忽然下起了雨,片刻过后,又雨过天晴,天边现出了一深一浅两道彩虹。气温骤降,仿佛冬天提前到来,让一直短袖短衫的我们完全反应不过来,8月的天气,晚上竟要开着电热毯入睡。想想我们来时城市里的炎热,陡生冰火两重天的感慨。
稻城的美,美得秀丽,美得大气,如此绝美的风光,差一点就与它失之交臂。可惜不能用相机记录下来,不过如此壮阔的景色,小小的镜头又如何能够收纳呢?只能将它映在眼中,藏在心里,在日后午夜梦回的恍惚中,再一一地咀嚼回味……

香格里拉寻梦3-丽江古韵

心目中的丽江,是一座充满古朴风情的小城,是一个被太多人赞美过的地方。但是若不亲自来丽江,你还是感受不到这座800年古城的独特韵味。
这是一座充满想象的城。
时逢旅游旺季,丽江古城里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多少破坏了古城的清幽雅致。所以要游丽江,最好是冬天去。因为这里气候温润,四季如春。

古城入口处的大水车,吱吱呀呀、昼夜不停地转动,仿佛昭示着这座小城与水的不解情缘。上善若水,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性。
从玉龙雪山上走来的一泓清流,在入口处形成若干分支,从古城中蜿蜒穿过,像血液一样滋养着这个高原小城的肌体。丽江人逐水而居,很多街巷中间都有一条水渠。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房屋不拘一格地随着地势水渠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绵绵延延,竟有3.8平方公里,因形似砚台而得名“大砚”古镇。
在城市里看惯了玻璃幕墙、钢筋水泥、宽阔的马路和喧攘的车流,乍到古城,会有一种时光倒流的错觉,白墙青瓦,斗拱飞檐,朱门深户,小桥流水,润泽油亮的青石板路,随处取用的甘冽井水,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古意朴拙、沉稳柔和,散发着古老而宁静的气息,让你在沉醉微醺中恍若隔世。

街两边的商铺,也都是古式的建筑,与民宅浑然一体。商铺前悬挂着一串串的红灯笼,和依依的垂柳交相辉映。店铺中多出售琳琅满目的各种工艺品和民族服饰。印象较深的是色彩绚丽、图案丰富的各式披肩,价格很便宜。
丽江是很多年青的艺术家喜欢流连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他们在小店铺里聚精会神地制作着他们的艺术品,等待着有人常识。有木雕、木版画、紫袍玉雕、烫画、在文化衫上即兴画画等。不过一般都不允许拍照。我曾长时间地看着一个画烫画的小伙子用一支特制的电烙铁在一块椭圆形的浅色木头上一点点地“画”着古城的风景,想像着这些年青执着的面孔,一点点地浓缩在古城浪漫写意的风情画卷中。

我就这样顺着曲径勾栏,漂移在板桥石阶的幽巷中,被草编、风铃和象形文字所蛊惑着。累了,就在临水而立的茶肆里,品一品云南特产的普洱茶,边欣赏街景,边享受丽江特有的休闲舒适的生活情调。总觉得这样的印象是如诗如画的,却想不起现成的即景的诗句,自己涂鸦一首吧:

槛外杨柳三两枝,
红灯初挂迎客迟。
小桥流水溶溶意,
不知今昔是何时?

历经数百年沧桑,古城依然没有老去,青石板上,长流水边,掠过多少人匆匆的脚步,古城依然气定神闲,宠辱不惊。但古城的中心已经被过度地商业化了,要看真正的古城,一定要到边缘的区域。避开如织的人流,走进纳西人家,才能品味原汁原味的丽江。

这是我们在古城边上发现的“甘泽泉”,丽江的泉水,多是“三叠井”的结构,第一叠是泉眼,在第二叠里取水食用,在第三叠里洗衣涮物。这里的人都是直接喝泉水,品尝了一口,果然清凉甘美,沁人心脾。
丽江是纳西族聚居地,古纳西族的东巴文化是中华文明中的一支奇葩。其象形文字比甲骨文还要原始,线条流畅,笔法简练,象字也象画,非常容易辨认,你不妨猜猜左图正中的那个字。
右图是东巴宫前着古装的老人。

入夜后的古城,红灯高挂,溢彩流光,平添几分旖旎之色。在酒吧一条街上,有爽朗的对歌、疯狂的摇滚,音响震天,人声鼎沸。真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入口处的广场上,有民间乐队的东巴古乐演奏,曲调悠扬,清越婉转,仿佛是穿透了千年的历史,从远古的雪山传来的。如果你愿意,可以自愿捐助,为民间艺术的传承做一点贡献。捐款就交给这个“胖金妹”(纳西语“漂亮MM”的意思)。MM确实漂亮,大眼睛怱闪怱闪地瞅着你。不知道是因为音乐的动人,还是MM的动人,很多游客都自愿解囊,当然临了还不忘和美女合个影。

丽江是一个惹人驻足流连的地方,是一个来了就不想回去的地方。品味丽江,不能走马观花,很多人愿意小住几天,在古朴的民居里享受一下温煦的阳光,放慢生活的节奏,清茗斜阳,飞觞醉月,游走在时间的反面。

看一看我在一个叫做“柔软时光”的小客栈前拍下的招牌,我一直在寻找的丽江魅力,原来,魅力就在这里。

把在凡尘俗世中打磨得越来越粗砺的心,在这样柔软的时光中浸泡一下,从忙碌而单调的生活惯性中抽离,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过。(另有一块牌子上写着“艳遇”,哈哈……)看着照片,我开始发呆,恍惚,游离……

100个人到丽江会发现100种丽江风景,一座桥、一棵树、一条小巷、一个深院,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丽江就在那里,安安静静、不动声色,等待着你去发现,等待着你去探幽烛微,尘怀尽洒,醉在不言中。

可惜我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不能再慢慢去品味和欣赏了。只能在不经意的回眸中,再怀想一下那令人心醉的柔软时光。离开的是脚步,留下的是梦想,也许就是这样无数的流连和遗落,让丽江永远散发出迷人而新鲜的气息。

香格里拉寻梦2-泸沽风情

(如看不到图片,请到这里。)

自从看了张抗抗的散文“女儿湖隐喻”,泸沽湖那片神秘的女儿国就一直引诱着我。

从西昌经盐源到泸沽湖的途中,依然是好山好水。

大河在群山间曲折奔流,千山凝翠,万壑松风,正是“山前江水流浩浩,山上苍苍松柏老”,“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的意境。

看到了很多用圆木砌成的彝家小屋,散发着原始和古朴的气息。

在盐源县里,身着民族服装的彝族妇女穿梭街头,大摆的褶裙,随着步履摇曳生姿。相比而言,后几天看到的藏民已经很少穿本民族服装,基本都汉化了。

下午到达泸沽湖,先参观了摩梭经堂。摩梭人信奉藏传佛教,经堂里挂着一些唐卡。随后前往万亩草海和情人桥。

万亩草海原来是一大片湿地,连绵的绿草象是和白云一起浮在水上。

这里是泸沽湖的边缘,水面磨得很亮,水不深,织一湖碧绸般的水草。摩梭族人环湖而居,以水为家,临水而歌,水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一条很长很窄的木桥贯穿草海两边。据说湖两岸的摩梭族男女每每就是从这桥上互相往来,完成其独特的“阿夏”走婚制。就是男不婚,女不嫁,男女成年后,男方晚上到女方家访宿。彼此互称“阿夏”,意为亲密的伴侣。所以此桥又称“走婚桥”。现在在这木桥边又修了一条更结实更宽的新木桥。

在走婚桥上和一个摩梭小伙子聊天,他说他有两个孩子,是两个女人为他生的。他想住在哪个女人家里都可以,当然住下的条件是要为这个家庭干活和挣钱。他觉得这样的生活方式挺好,自由,互不干涉。是啊,合则留,不合则去,没有牵绊,随心随意。羡煞多少现代文明人。用张抗抗的话说:“人世间,究竟哪一种生活方式,更接近自然本相和生命原色呢?”

摩梭人家的房子很精美,藏式的经幡结在房梁上,那是精神之树。当微风拂过,仿佛就有诵读经文的声音,在山水间回响。

一个院落就是一个母系氏族的大家庭,一代代的摩梭女人以血缘相联结,撑持着一个家族。母亲掌财权,舅舅掌礼仪,重女不轻男。男孩子一般由舅舅调教,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可以走婚了。我们住宿在摩梭民居里,端茶递水、洒扫庭除的果然都是女孩子。

这四个摩梭女孩正聚在一起玩耍,你能看出她们在玩什么吗?

在落瓦码头,终于看到了泸沽湖。微风拂动,湖光跃金。阳光的手指撩开波纹,洒下一串耀眼的音符,仿佛无数的星星在快乐地舞蹈。远山含笑,浮云有情,泸沽湖象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在顽皮地渲泻着青春的激情。


在里久景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落日的余晖洒向湖面,湖水娴静优雅,泛着细小的波纹。格姆女神山伫立湖边,安祥而静谧。这是一片圣洁的母性湖水。

泸沽湖美丽的身形像一个马蹄印,相传这是格姆女神和她的“阿夏”瓦如卡那男神相会那晚,因缠绵沉醉,男神跨上神马刚准备离去时天就亮了,天亮后他再不能回去了,神马被缰绳一紧而踏下一个深深的马蹄窝,马背上的男神化成了东边回头望的瓦如卡那山,女神伤心的眼泪注满了马蹄窝,她自己化成了格姆山。这是一个被爱情的眼泪注满的湖泊。

在凹夸码头的情人滩,夕阳西下,天边还残留着最后一抹霞彩。满天的云朵都跌进了水里,混合着山的倒影,铺就一湖的水墨风情。我从来不知湖水是可以这样绚烂的,象一个盛装的女郎,旋动彩色的裙裾,载歌载舞。

因为曼妙得厉害,总觉得傍晚的泸沽湖是带着情欲的。她怀着抑止不住的欲望而蹦跳,若不是为了赶一场热闹的篝火晚会,我想不出她为什么这样慌乱和妩媚。就象在甲搓体舞欢快的旋律中,在尖叫、欢笑和舞动中,一对对的摩梭男女一见钟情,共涉爱海。这种自然而奔放的状态,让我们感悟到爱情的伟大和奥妙。

从网上摘了一段摩梭人的《花楼恋歌》:

阿哥哟,阿哥哟,

月亮才到西山头,你何须慌慌地走。

阿哥哟,阿哥哟,

月亮才到西山头,你何须慌慌地走。

火塘是这样的温暖,玛达咪;

我是这样的温柔,玛达咪。

人世茫茫难相爱,相爱就该到永久。

阿哥,阿哥,你离开阿妹走他乡,

只有忧愁,玛达咪 。

----------------------------

第二天的清晨,我们继续沿着环湖路欣赏湖景。一路上,我都在寻找被张抗抗形容为白袍水妖的“菠叶海菜花”。啊,那不就是,象一片星星洒在湖面上。一只“猪槽船”静静地泊在星光里。

菠叶海菜花是丽江地区高原湖泊中特有的植物,只在最清澈最纯净的湖水中才能生长。这种无叶的小花,一朵朵浮萍似的漂在湖上,象是无夫无父的摩梭女人。我看她更象白色的精灵,“踮着足尖从波涛上走来,随着水浪敲击的音乐而翩翩舞蹈。”无拘无束,无牵无挂,就像泸沽湖女人生命中蓬勃自由的爱。

有游客称它“水性扬花”,哈哈。。。女儿本就是水做的骨肉啊。

这是泸源涯,相传的泸沽湖出水口。湖水变得更加蔚蓝而澄澈,丽日睛空,晨雾氤氲,水光涟滟,山色涳濛。

据当地的民间流传:在遥远的年代,这里曾是一片村庄。村里有个孤儿,每天到狮子山(就是格姆女神山)去放牧。一天,他在山上一棵树下睡着了,梦见一条大鱼对他说:“善良的孩子,从今往后,你不必带午饭了,就割我身上的肉吃吧。”小孩醒来后,就到山上找呵找,终于在一个山洞里发现那条大鱼,他就割下一块肉吃,鱼肉香喷喷的。第二天,他又去了,昨天割过的地方又长满了肉。这事被村里一个贪心的人知道了,他要把大鱼占为已有,就约了一些贪财之徒,用绳索拴住鱼,让九匹马九头牛一齐使劲拉,鱼被拉出洞,灾难也就降临了。从那个洞里,洪水喷涌而出,顷刻间淹没了村庄。那时,有一个摩梭女人正在喂猪,两个年幼的孩子在旁边玩耍,母亲见洪水冲来,急中生智,把两个孩子抱进猪槽,自己却葬身水底。两个孩子得以幸存,成了这个地方的祖先。人们为了纪念那个伟大的母亲,就拿整段木头做成“猪槽船”

在人类的神话传说中,似乎都有这一类洪水和诺亚方舟的故事,远古的秘密,在一代代的口耳相传中,终于,还是留下了一点遗迹。

泸涯源的玛尼堆

清晨的泸沽湖,平滑如镜,若积万顷碧玉。“蓝冰薄纱,静卧于群山之间;她已收起娇媚的云雨之态。”象一个真正的大家闺秀,冰清玉洁、冷静平和。

杨二车娜姆是泸沽湖的名人,在她的母亲家里,我们看到了比较典型的摩梭民居。木制的房门和墙壁上挂满了牛头的装饰、野雉的长翎和不知名动物的羽毛,我还看到腌制了8年的猪膘肉,摩梭族的特产,好象是一头整猪被从中间缝上的。据说腌制10年就可以生吃了。

几个外国游客在饶有兴致地询问着屋主人,我只听到不时传来的一个单词“共产党”。不知道是不是在赞美共产党给摩梭人带来的幸福生活。呵呵……

泸沽湖一半在四川,一半在云南,四川境内开发情况明显要好得多。沿环湖路进入云南,开始上山,路面也从柏油路一下变成了颠得人牙疼的弹石路。

云南境内的湖景要开阔很多,远眺群山,于水气云岚中飘渺绰约,“叠嶂临波动,连峰倒影浮”。青山逶迤,水天相连,湖光山色,浑然一体。山美,水更美,水因山而有了生命,山因水而有了灵气。难怪美国学者洛克赞为“真是一个适合神仙居住的地方”。

离泸沽湖渐行渐远,短短一日之内,已窥见了她的千姿百态,从活泼灵动到温柔娴静,从艳丽妩媚到清雅端庄。就象一个女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的美的特质。女儿湖,像一个无岸无底的隐喻,等待女人用心灵去破解参悟。

下一站,彩云之南――云南丽江。

香格里拉寻梦1-西昌印象

(如看不到图片,请访问这里。)

在熟悉的城市生活得越久,越容易失去做梦的感觉。每一次的假日远行,都是一次寻梦的旅程,是一次回归自然的体验。在美丽而陌生的景象中穿梭,延展出对世界、对生活新的触觉,岁月便在不经意的回首间写满了珍藏的快乐。

这一次,我们走得更远,成都-西昌-泸沽湖-丽江-中甸(香格里拉县)-德荣(太阳谷)-稻城-康定-泸定-成都,著名的大香格里拉环线,有人形容为“在中国最美的地方画了一个圈”。

大香格里拉区域是中国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横断山区,横跨川、滇、藏。区域内高山峡谷相间排列,六条大江并行流淌;曾经的茶马古道穿山越岭,如网如织;又是中国民族迁移、演化的通道,被称为“藏彝大走廊”,独特的女性文化、康巴文化、东巴文化弥漫其间。

从8月6日出发,整整8天的行程,穿行三千公里,沿途饱览湖光山色、民族风情。蓝天白云、碧水青山,阳光和雨雾,沃野和牛羊。。。。遥远的梦想,仿佛从远古走来。

旅行的开始并不顺利,在成都到西昌途中,有一段路况很差,颠簸难行。在汉源还遭遇塌方路断,限时通行,多停留了一天。好在景色尚可,一路山青水秀,层峦叠嶂,“几千百涧流苍玉,三十六峰生白云”。

堵车的时候,就在农家的核桃树下纳凉,一颗熟透的核桃“啪嗒”一声掉下来,险些落在头上。不由笑曰:“别砸我呀,我不是牛顿。”把核桃敲开,剥去皮,嗯,脆嫩香甜。

有时看到路边的野果,老人说可以吃,就摘一枝品尝,酸酸甜甜,味道还不错呢。红军长征时若有此果裹腹,怕是无上的美味了吧?

8月8日下午,终于到达了西昌,中国著名的卫星城。入城处,一座高耸入云的“马踏飞燕”雕像欢迎着四面八方的来客,上书“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

西昌阳光明媚,能见度极佳,所以是卫星发射基地所在。民族风情浓郁,因为正赶上彝族的“火把节”,西昌城里热闹非凡。

记得初中时第一次夏令营就是到西昌,参观了卫星发射基地和邛海。印象最深的是坐船环湖游,那是我第一次坐船,觉得邛海好大好大,好象还写了一首词,南乡子,首句是“晓风散飞雾”,似乎也是第一次写词,文笔稚嫩得很。后来工作后又去了一回西昌,此次已是三度重游。

在邛海边品尝了风味烤鱼,肉质细嫩,鲜辣爽口。边吃烧烤,边观赏邛海的潋滟波光。但见:

暮色四合

舟子归棹

白鹭翔集

晚云妖娆

匆匆一瞥,已是万千风情。。。

只能匆匆一瞥,因为还有更美丽的一面湖水-泸沽湖,等待着我们去叩访。

蜀中瑰宝1――三星堆(贴图)

(如看不到图片,请访问这里。)
暑假曾到三星堆和大熊猫繁育基地一游,贴图为记。

曾经许多年,古蜀邈远的历史,仿佛云遮雾罩,扑朔迷离。千载之前,大诗人李白就发出喟叹:“噫吁戏,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但是三星堆的发现,揭开了古蜀王国的神秘面纱,将古蜀国的历史推进到5000年前。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广汉,总面积12平方公里,上起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至商末周初,上下延续2000多年。是中国西南地区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青铜时代古蜀文化遗址,1986年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震惊中外学术界。

从大量造型奇特、制作精美的金器、青铜器、玉器、石璧、陶器、象牙等文物中,我们走进了神秘遥远的古蜀文明。

(1号厅入口处的青铜神兽)

“蜀”字的十二种写法 光洁圆润的玉珠串,是用何器物打磨而成,至今仍是一个谜?

“摇钱树”据说是四川地区(包括重庆)特有的出土文物 高约4米的“通天”神树,取意连接天地,沟通人神,是上古先民天人感应,人天合一的神话意识的写照。

这个好象方向盘的东东据说有计时的作用,中心有圆孔,插上个木棍貌似“日晷”,也有说象征以太阳为中心的日月星辰。 象征“鱼凫王”的青铜鸟头,专家考证:三星堆就是古鱼凫王国的都城。鱼凫即鱼老鸹,是一种捕鱼的水鸟,是古蜀鱼凫部落崇拜的图腾。

凸目大耳的面具,有诡谲神秘的气息,是三星堆最神奇的发现。 2号厅入口处的青铜神像


瞳孔向外凸出达十几厘米,两耳间距
168厘米的大型青铜面具。一说其代表蚕丛王,《华阳国志》记载:“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

也有人说这种千里眼、顺风耳的造型代表了古蜀人想走出盆地,看得更远的愿望。更有人说这是外星人的造型,头上的方孔中应该还插着象上图一样的天线一类的东东。莫非四、五千年前,真有外星文明光临地球?


戴金面罩的青铜人头像。
三星堆人高鼻深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不像中国人倒像是老外。而且金器也不是中原文物的特征,倒在美洲文明中常见,说明三星堆文明和西方文明也有关联。

高达260厘米、重约180千克的青铜人像,大眼直鼻,方颐大耳,戴冠,穿左衽长袍,佩脚镯,是难得的研究蜀人体质与服饰的资料。据猜测可能是鱼凫王或某位“群巫之长”的形象。双手各自握成环状,手势十分夸张。 鱼嘴形玉璋是三星堆玉器与其它地区文物不同之处,可能代表了对鱼的崇拜。

三星堆附近景色优美,可惜当天下着大雨,无法领略美景。在展馆外冒雨摄得荷花一枚,好似一盏宝莲灯。

三星堆未解之谜,请参见:三星堆的“七大千古之谜”

更多文物欣赏请见:http://www.guoxue.com/sxd/sxd_01.htm

幸福梅林幸福游

春节未安排远游,但到郊外踏青是必不可少的。昨天去了东郊有名的生态旅游胜地“幸福梅林”。“幸福梅林”位于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花乡幸福村,村民世代以种植腊梅为生,现已拥有梅花种植面积1500余亩,200多个品种,20余万株的种植规模。跻身全国四大梅花基地之列。
三圣花乡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当地农民有种植花草的传统,近年来,该乡以花卉产业为载体,景观化改造农村环境,着力打造花香农居式的成都休闲娱乐第一品牌,成都人美其名曰“农家乐”。这里夏季可赏“荷塘月色”,秋季可观“东篱菊园”,冬末春初就是到“幸福梅林”赏梅的好时节了。这里的红砂村和幸福梅林可是荣获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呢。

车程大概20多分钟后,我们就到达了幸福梅林,可惜节日的车水马龙打破了梅林的宁静和清幽。不过由于占地广阔,村舍错落,绿树掩映,梅林里倒也不觉嘈杂。这个季节,腊梅已然开败,桃红朱砂梅和重瓣粉红梅却正当令。这里的农舍风格统一,一色的粉墙青瓦,散落在红色的梅林里,别有风韵。

我们先步入了梅花知识长廊,这里有每一种梅花的介绍,大概就是分为直枝梅类、垂枝梅类和杏梅类等几大类,每一类又有很多品种,名字都很好听,但大多没有记住,只记得有一种小小的白色的背面带一点淡绿的梅叫“金钱绿萼”,“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大概就是说它了吧。另一种名字很奇特的梅叫“见惊梅垂枝”。还有一些与梅花有关的小典故,如梅花为什么被称为“一枝春”,原来送一枝梅花给友人是古代江南特有的一种民俗,南朝时的陆凯有诗云:“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出得长廊,随意寻了一个农舍晒太阳。这里每户人家都开门迎客,三两荼座,几竿修竹,一院梅香。每一户“农家乐”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象“凌波小筑”、“一剪梅”、“幸福三醉”等等,很是雅致,哪里象是农村?品一杯香茗,漫卷诗书,休闲都市浓浓的休闲意味就迷漫开来。

拿在我手里的是最新一期的《读者》,这个从中学时代就陪伴我成长的杂志,还是那种风格,在小小的故事里传递着生命中淡淡的真情与关爱。看到一个叫田家炳的88岁的香港老人,捐建了1150个乡村图书室,引发了我关于职业的小小慨叹。还有一个叫皮埃尔的法国老外,是这么描写成都的:“与那些生活节奏过快的城市(诸如北京、上海)相比,这里的生活模式还是很不错的。”,深得我心,但是这篇名为“中国的雾”(The
Chinese
Smog)的文章主要还是感叹环境污染的问题,弥漫在城市中的雾气已经使蓝天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记忆中在北京读书的时候还看见过比较澄澈的蓝天,蓝得纯净,蓝得透明,现在怕也很难得见到了。当然在这个懒散的午后,这些严肃的问题似乎离我比较遥远,我只想懒懒地靠在藤制的椅上,沐浴着暖暖的阳光,看三两孩童在“忙趁东风放纸鸢”,全然不去想这个过于温暖的早春时节是不是和温室效应有什么关系。

天空虽然不够蓝,几个风筝却袅袅婷婷地在空中划着优美的弧线,飘飘悠悠地把我的思绪带得很高很远。远得足以让我想起古时候的人们是如何吟咏梅花的。最有名的大概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月夜赏梅,该是这般意境。“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好象也只有“暗香”才能道出梅香之清馨飘逸吧。“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在这个春光明媚的午后,怕是最切景的。如果陆游重生,看到开得这么喧闹的梅林,如何不感叹“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忽然又想起苏小妹填诗的典故,“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古人才情,令人艳羡追思。

就这么神游乱想着,一个下午就倏忽而过了,临别之时,回首梅林,只见微风过处,细碎的花瓣簌簌而落,脑海中闪过不知谁的诗句“依稀是风飘落花,依稀是柳絮天涯……”。

难得的假日,难得的闲适,一不小心就这样撞在幸福梅林的小蛮腰上,着实让人幸福了一把。

附:我拍摄的幸福梅林(看不到图片请点击这里

网上搜集的有关“幸福梅林”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