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清明》堪回味

昨日清明,双亲健在,无需祭扫。看到很多文章都引用了杜牧那首脍炙人口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不由想起关于这首七绝诗,还有一些巧妙的断句和改句的典故。

原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有好事者改为六言诗:“清明时节雨纷,路上行人断魂。借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杏村。”
清代才子纪晓岚,改为五绝:“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改为四言诗:“清明时节,行人断魂。酒家何处,指杏花村。”
三言诗: “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
更精简的是:“清明雨,断魂人,寻酒家,杏花村。”

相传宋代大文豪苏轼曾于清明节登云龙山放鹤亭拜见张山人,吟诵了《清明》诗。恰巧张山人兴致很高,知苏轼才华横溢,便有意一试,要求苏轼将该诗变其形而不失其意。苏轼欣然答应,脱口而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仅变几处标点,竟成一首绝妙小令。

亦有人依《南乡子》调改《清明》诗: “清明时节,雨落纷纷,断魂人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不远杏花村。”

也有人用另一种方法断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样,不仅诗变词,而且意思也变了:从问牧童什么地方有酒家,变成了向酒店掌柜打听哪里有放牛娃了。

还有人认为《清明》诗对杏花村描写的笔墨不足,有意犹未尽之感,于是又加了六句诠释:“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牛背忙欠身:前边草桥路,一片白云深。青山翠荫荫,绿水碧沉沉酒气飘帘外,茅屋靠山根。那里便是杏花村。”描绘出杏花村草路、白云、绿水、青山、茅屋、酒帘相映成趣的图景。

此外,民间酒铺亦有人仿照《清明》诗,拟出一副广告对联,曰:“此即牧童遥指处,何须再问杏花村。”亦饶有趣味。

据说是近代,有人把它变作了“微型剧本”:
时间:清明时节场景:雨纷纷
地点:路上
人物:行人
情节:(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还有人则戏称:杜牧的这首《清明》实际上是一则古代的“新闻报道”,因为它完全具备了构成新闻的所有要素,即“五个w”:
什么时间(when):清明时节
什么地点(where): 路上
什么人物(who):   行人
什么原因(why):   雨纷纷,欲断魂
什么事情(what):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更有趣的是,《清明》如此家喻户晓,但它的作者是否为杜牧,却一直未有定论。认为非杜牧之作的最有力的证据就是,不仅收录了近5万首唐诗的《全唐诗》未见这首诗,而且杜牧诗集《樊川诗集》、 《别集》也没有收录该诗,有人因此怀疑此诗应系后人借杜牧名的伪作。清代蘅塘退士编著的《唐诗三百首》选用杜牧的七绝达8首之多,也没有选这首七绝。
最早收录此诗的是编纂于宋代的《千家诗》,编纂者刘克庄(一说谢枋)就将其归于杜牧名下。千百年来,这首《清明》的传播似乎也主要得益于《千家诗》这本普及性的启蒙读物。

形形色色而又妙趣横生的变体《清明》诗的出现,在中国历代诗歌中也是少有的现象,这正展示了汉语言的魅力,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正是由于语言的清新通俗,意境的含蓄优美,形象的生动自然,情感的真挚朴实,这首七绝《清明》才能代代传诵不衰。

本文参考了:七 绝《清 明》 趣 话一首《清明》趣话多(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