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路寻遗(六):大槐树下

“问我祖先在何处, 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据说这首民谣在我国广大地区广泛流传,妇孺皆知。汗。。。我以前竟不知道。当然也就不知道洪洞县是我国一个著名的寻根祭祖之地。大槐树公园,位于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处,其旧址为明朝的广济寺,是明代的一处移民基地。

入口处造型奇特,为一巨型槐根,宽20米,高13米,支根入土、虬劲有力,予人古老沧桑、伟岸厚重之感。

进门后是一”根字影壁“:这个大大的隶体”根”字是由我国原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著名书画家张仃老先生题写。字体苍劲有力,稳健端庄,根字的最后一笔仿佛一个游子迈出的脚,隐含象形,寓意深邃。

话说元末明初,由于连年战乱,加上疫病流行、黄河、淮河、运河连连泛滥,中原、江南人口锐减,可谓赤野千里,人迹罕见,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而燕王争位,发动的”靖难之役”更加剧了中原地区的荒凉局势。而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 却未经大战,人口稠密,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人口相加,还不及山西人口的一半,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于是就有了明洪武和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大槐树的大规模移民18次,前后人数达到100万以上。

“生生世世说前因,同是杨侯国里人。莫道渊源无考证,私家记述最为真。”,这是洪洞人王笃诚写的《咏大槐树》诗,洪洞古为杨侯国,属临汾。临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东临太岳。西控汾河”,因地理位置重要,自古为河内重地,洪洞也成为山西之通衢要道,故而也成为移民迁出的聚集之地。当年的移民以京、冀、鲁、豫、皖、苏、鄂、陕、甘、宁等地为主,而根据多处县志、族谱等的考证,时至今日,除西藏之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生活有山西移民的后裔,甚至海外。导游说目前这个人口数字大概是4亿。

其实当年移民并不仅限于洪洞县,而是遍及晋中、晋南、吕梁和晋东南等地区,但是由于洪洞大槐树下是当时最大的移民”点行地”,在后来的历史上影响较大,移民后裔们自然也就乐于认同这样一个出发地了。当年的广济寺坐落在城北的棘针沟内,寺旁有一株汉代古槐,”树身数围,荫遮数亩”。树杈上有不少老鹳窝,年长日久,星罗棋布,时而人惊鹳飞,遮天蔽日,蔚为壮观。当时朝庭在广济寺设局驻员,在大槐树下发结凭照川资,洪洞移民就是从这棵大槐树下一步一步离开故土,将大槐树视为永远的故乡。

有赋曰: 惊夫九州原野,战乱纷起,自元而明,国殇难医。战乱未靖,洪蝗踵至,由南而北,满目疮痍。田地抛荒、硝烟不止,两河万众,十存其一。唯晋南之野,花香林密。无干戈之惊扰,有五谷之屯积。鸟鸣而槐茂兮,百事荣昌。风和而日丽兮,万民安康。

惜乎天道无常,桃源难继。树因其茂而负重,人因其富而迁徙。自洪武以降,河东之民,呼儿唤女,长叩首于槐下;扶老携幼,换证照于村西。怀祖宗之牌位,披御寒之被衣,将往他乡,云路茫茫;复望故土,此情依依。至于永乐,春而复始。五十年来,草木之色含悲,百千里外,鸦鹞之唳亦凄。人人回眸,老鹳之窝犹见;步步前移,汾水之声渐逝。满树老鹳兮,鸣声切切;成群男女兮,珠泪滴滴。

大槐树兮影历历,古城畔兮风萧萧,老鹳鸟兮声哑哑,离乡人兮路迢迢。

槐下之民,或披荆斩棘,拓田园于苏鲁;或栉风沐雨,开基业于京冀。或煮露烹霜,植谷米于豫皖;或耕云织月,理桑麻于陇西;二十余省,方方立营扎寨;四百余县,处处布德施义。千万里河山,育多少英雄儿女,六百年风雨,建无数丰功伟绩。而无论其从千行、操百艺,居高堂、为布衣,从未有见忘于故乡者,多有植新槐于庭院者,皆思念大槐树之情而所致也。

第一代大槐树遗址:岁月悠悠,弹指六百余年,第一代大槐树早已和寺院-起毁于汾水,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之中,只留下一个遗址。

第二代大槐树虽屹立却已枯萎,可喜的是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树,正枝叶繁茂,充满活力,已有百年历史

石经幢:经幢是古代佛教石刻的一种,创始于唐,由多块石刻堆建成柱状,柱上有盘盖,刻有垂幔、飘带等,柱身刻陀罗尼经文及佛像。这座石经幢是广济寺的唯一遗物,也是典型的经幢作品,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是明代迁民的唯一见证。它由青石砌成,平面呈八角形,四层十五级,高9.4米,雕刻古朴深厚,书法刚劲流畅,浮雕栩栩如生,是金代雕刻艺术珍品。

千年槐根:此根大约生长在宋元时期,距今约1000年左右,远在明初移民之前。槐根高度6.2米,其中外露部分4.2米。槐根盘枝错节,形象奇特,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是一棵罕见的大型古槐真根。

苏三卸枷处: “苏三离了洪洞县,大槐树底下歇歇凉。”。传说当年苏三起解时,路过古大槐树下,在那里歇过脚,长解崇公道是个心底善良、同情弱者的老头儿,见天气炎热,苏三身戴重枷,行走艰难,便给苏三卸去刑枷。”越思越想越伤情,洪洞县里没好人”。这句流传最广的唱词,据说也是发生在大槐树底下。

迁民壁画:由卢保桐先生绘制而成,气势浩大,栩栩如生,反映了当时迁民的悲壮情景。吴晗先生在《朱元璋传》中这样写道:”迁令初颁,民怨即沸,至于率吁众蹙。惧之以戒,胁之以劓刑。”可见当时的移民,完全是在强权政治的胁迫下进行的。明统治者定的移民条律是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移。网图

围绕这次迁徙,迁徙者及其后人编纂出了种种听来令人百脉沸涌,低徊唏嘘的故事。最为普遍的传说是,大迁徙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朱明统治者设下了一个弥天骗局。迁徙伊始,明政府颁告示于三晋:”不愿迁徙者,到洪洞大槐树下集合,限三天赶到。愿迁徙者可在家等候。”消息不胫而走,晋北、晋中、晋南的人拖家带口,携儿将女簇拥而来,三日之内,老槐树下呼啦啦集结了十万之众。这时,大队官兵蜂拥而至,把手无寸铁的百姓围了个严严实实,一官员高声宣布:”大明皇帝敕命,凡来大槐树下者,一律迁走!”说罢,官兵恶狠狠地先将青壮年带铐上枷,遂强行登记,强发凭照,一家一户,根绳相拴,如串蚂蚱,十万百姓在刀逼棒喝下,吞声饮恨,踏上了迁徙的路途……

网图

围绕这次大迁徙,还有两个典故,一是”解手”一词的来历:因大迁徙中,移民双手被绑,在官兵的押送下上路,想方便时就要向解差报告:”老爷,请解开手,我要XX。”长途跋涉,次数多了,口干舌燥的移民,便将这种口头请求趋于简化,变成”老爷,解手”,彼此心照不宣,于是,”解手”便成了方便的同义语。

另一个典故是”小脚趾复形”,有诗云:”谁是古槐底下人,双足小趾验甲形”。

传说官兵包围百姓后,怕人逃跑,将每人的小脚趾砍上一刀,以做识记。后来,移民的后代脚小趾甲便成了复形(两瓣)。

据说中国人中真的有很多人有这个特征呢。有道是:”幽燕豫鲁并滁和,异派同源认未讹。故老相传谈轶事,问君足指果如何。”

可惜自己的这个特征不明显,不过据父辈传言,我们这个家族还真是从山西迁到安徽的。有图为证:

有我的姓哦。

祭祀广场:东西宽99米,南北长93米,建设面积为9207平方米,可容纳万人祭典,称为万人广场。正中便是祭祖堂了。

祭祖堂:堂内设1230个移民先祖姓氏牌位,不仅体现传统文化,而且突出”祭祖”主题,是全国最大的百家姓祠堂。只要你报出姓氏,工作人员就会告诉你在哪一格,你可以去找祖先的牌位拜一拜。我在自己的姓那一格从上到下挨个找了半天,才发现原来就在第一排。不错!血缘是个奇妙的东西,看着那牌位,一种敬畏感油然而生。

网图

这是根据古大槐树的记载新塑的仿真大槐树,重现了当年大槐树的风采。据载当时的大槐树身围 “七庹零一媳妇”,也就是说,要七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手连手才能合抱,男一庹五尺,女一庹四点五尺,故这棵新塑大槐树身围近40尺,直径13尺。

这树好是好,美中不足是少了几朵槐花点缀。要不然把老槐隔空抓过来放在树下摆拍一张,多有感觉呀。哈哈。。。

最后再放送一首诗,乃民国初年柴鸿漠所作:

汾水之滨大道旁,古槐旧址映斜阳。

窝称老鹳曾迁客,屋上飞鸟久别乡。

忆昔扶疏同荫樾,迄今爱戴比甘棠。

行人返里寻遗迹,父老相逢话梓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