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的探讨

前两天收到《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年第一期,第一篇文章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杨广锋,代根兴.《学科馆员服务的模式演进及发展方向》。

文章首先给出了一个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的定义,感觉太抽象,不好理解。又画了一个模式图,颇有代根兴先生当年”立体三角”模式的神韵。该文认为:学科馆员的发展经历了岗位型、数字型、交互型三种服务模式的更迭。

1、岗位型:将学科馆员视为一种固定岗位,通过组织一批满足岗位任职条件的馆员应聘上岗来承担起对口学科用户联系等具体服务。学科馆员的岗位职责可以借用康奈尔大学CRIO框架表述:

  • 学科资源建设 Collection
  • 参考咨询服务 Reference
  • 用户教育与指导 Instruction
  • 对外联络服务 Outreach

2、数字图书馆型:如果岗位型是以学科馆员个人为中心,资源为逻辑起点,则数字图书馆型是以用户为逻辑起点,强调了网络化、数字化的服务形式,如学科仓储、网络资源导航、虚拟参考咨询、虚拟学术社区等。学科馆员的服务内容由CRIO框架向ERUO框架转变。ERUO指:

  • 用户信息环境优化 Environment  
  • 信息支撑研究 Research,通过学科信息组织与开发提供内容支撑,通过学科竞争情报研究提供决策支撑,通过信息共享平台研究提供协作支撑,通过知识管理机制研究提供管理政策支撑。
  • 服务泛在化 Ubiquitous,借助于技术的嵌入式服务,途径包括桌面应用、浏览器拓展、嵌入常用系统和利用搜索引擎等。(”服务泛在化”的表述像是服务的特点而不是服务内容,是否倒过来说”泛在化的服务”更合适?)
  • 学科用户组织 Organize ,通过虚拟学习社区、兴趣社区、实践社区、知识社区和社会网络等形式对学科用户进行有效组织,引导用户之间相互协作以共享资源、分享经验、协作解决问题。 

3、交互型:在Web2.0环境下,应用SNS机制。学科馆员与用户交互,用户与用户交互,各种资源库与知识库之间交互。重点是完善各种互动合作机制。

坦率地说,该文对不同时期学科馆员服务发展的特点把握得比较准确,三种模式的提出也很有新意,但是存在几个问题:

一是文中使用了”模式演进”、”三种模式的更迭”、”两者(ERUO与CRIO)在逻辑起点、工作重心、发展动力等方面有根本不同”类似这样的表述,给人的感觉是三种模式是替代性质的,而我认为应该是补充性质的,岗位型是基础的学科服务,数字型不过是使用了新的技术工具开展基础服务,并增加了深层次的、嵌入式的、增殖的服务,CRIO四个职责在目前仍然是学科服务的主体。既然是框架,就应该涵括主要的服务内容。ERUO框架显然是不完整的。不过对于学科服务的逻辑起点从资源转向用户这一点我是赞同的,这也与图书馆发展模式从以资源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相契合。

而对于第三种模式:交互型学科服务,我的疑问是:它是否能作为一种独立的模式?以文中的表述看来这种交互型服务模式主要是应用Web2.0工具特别是在SNS环境下的学科服务,我理解是强调用户参与和互动,使信息从单向流动转为双向和多向流动。但是在ERUO框架的第4个功能”学科用户组织”中,已经有通过各种社区开展学科服务的表述了。如果是学科馆员与用户交互,在模式2中应该已经存在,如果是用户之间交互,目前虽然国外图书馆有利用facebook这样的SNS网站推广图书馆服务的尝试,但还没有利用SNS成功开展学科服务的范例,特别是在中国的互联网环境下,利用SNS基本不可取。至于资源与知识库之间的交互,不太理解。

第二个问题是这三种模式的命名是否恰当?岗位型、数字图书馆型、交互型,似乎不是用的一个考量标准。如果是想强调”学科馆员服务从某一个馆员或岗位的职责转变为各个业务部门的共同协作”,那么应该是岗位型、协作型,如果是想突出新模式下的数字化、网络化服务特点,那么应该是传统型、数字型,而交互型的命名也有问题,难道前两种模式就没有交互了?我看不如叫学科服务1.0,学科服务2.0。。。也许以后还有3.0。哈哈。。。

第三个问题是到底哪种模式是发展方向?文中先说”ERUO对于技术平台的要求也相对较高,目前还远未成熟,或者说是未来学科馆员服务的理想”,文末又说”长远看来,交互型模式作为对传统模式的扬弃,是学科馆员服务的发展方向”,看得我有点糊涂,到底哪个是方向?交互型服务的清景不明,能否成为方向还存疑。可能作者自己也没有完全理清思绪,虽然文中说”三种模式是从学科馆员整体发展的角度所做的区分”,但是什么是整体发展?更不懂了。我看是从不同时期学科服务的不同特点做的区分更恰当。

也许,可以将三种模式综合起来画一个三层模式图,形成学科馆员服务的完整框架。

总之,如果对学科服务感兴趣,这篇文章值得一看。虽然有很多可以商榷之处,但是能启发思考,对学科服务发展模式的变化有所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