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碎片

你能谈论自己的国家吗?你能否安静地把一件事讲清楚?--许知远

今日不适合谈论学术,因为有一个历史的伤口横在那里,不肯被忘却。于是我选择重读一本书,许知远的《中国纪事》。这个单向街书店的创始人,被誉为中国最年轻的新锐思想家。

每认真读过一本好书,总想记录下令我感动或欣赏的部分。但常常因为各种原因搁置了下来。这本书看完有些时日了,其深刻而不失精致的语言风格,使我在三亚风光旖旎的海滩上读它,也不觉得过于严肃和枯燥。好书不厌千回读,在回味和咀嚼中,那些书中精华的分子会更深地浸入你的细胞。

作者撷取了中国近年来社会现象的某些片断,以结绳纪事的方式来观察、思考和触摸这个社会。这些片断可能是一个人、一个地方、一个事件、一种思潮,或一类社会现象。像《费孝通那一代》、《汕头一日》、《唐山如何记忆》、《价值的真空》、《考试人生》、《走向封闭的北大精神》等。一个片断就是一个历史的切面,这种从细微处着笔而非宏大叙事的风格,可能更适合表达中国社会发展的复杂性,以及”政治高压、技术进步、商业繁荣、道德真空是如何相互纠缠在一起的。”

他像是一个历史冷静的旁观者,用批判性的,又带着点节制的笔调,捕捉到了今日中国的某种情绪。这种情绪在他的笔下主要是不安、焦虑、迷惘、燥动的,犬儒主义、压抑的狂欢、空洞的华丽、压缩式的现代化、粗俗不堪又生机勃勃。。。这些词语揭露了高速发展中的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虽然过于消极,却是一个青年知识分子尝试了解自己国家的一种努力。

还是做些摘录吧,对与不对,自己品味:

--------------------------------

北京充满了历史的碎片与隐喻。

90年代的北大时光是暗淡的。。。我们尊敬的北大,是那个作为思想的实验场,作为社会变革的催化剂,作为新知识的探索者,作为高级的精神生活的倡导者与捍卫者的北大。我们必须承认,这个北大精神早已走向封闭,很多年以来,我们依靠不断重复回忆来欺骗自己我们与这股伟大传统依然相连。

新的一层掩盖住旧的一层,人们总是站在血迹与尸体上歌唱,没人会记住发生了什么。

(在今日之中国)仅仅为了维持一份体面的日常生活,大多数人的精力与时间就被消耗殆尽。

每代政治领导人都想开创一个新时代,却往往发现他们更多受困于漫长的传统。

我们尚不清楚,我们该如何安抚社会中酝酿的那种不安、容易暴躁的情绪,该如何减少那种不加掩饰的强权逻辑的傲慢。

金钱是这个社会唯一的连接点。--托马斯。卡莱尔

自由是什么?它是不同的社会力量彼此制衡时下面留出的那片空间。--埃德蒙。柏克

情感的枯燥掩藏在热情洋溢的风格背后。--卡夫卡

我们的社会中根深蒂固的单一性思维,妨碍我们建立一种健康、多元的价值观。

中国正处于某种历史的十字路口,她像一个蒙着眼的巨人一样,匆匆地赶了几十年的路,它取得的成就可能既伟大,也充满了致命缺陷,一些时候,她比人们想像的更智慧,但在另一些时刻,她可能迷茫得连自己也不相信。

中国社会突然从一个信息极度匮乏的社会,变成了一个信息过剩的社会,前者因为信息过少而无法建立思考的基础,而后者则因为在思考的能力和基础的价值观在形成之前,就被信息冲垮。

学校里没有追求科学的热情,所有学习都带有鲜明的机会主义的色彩。年轻人缺乏内存的热忱,而更多的是对于外界变化环境的呼应。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仍面临100年前人们认为的科学精神不足的问题,面临着停滞的政治改革、衰败的意识形态这些问题。。。。。。

知识分子基本上已溃败,作为知识分子家园的大学,有着比国有企业更加保守的机构设置。知识分子中的一部分要么对眼前的社会变革视而不见,用”世风日下”或”安于清静”来掩饰自己的智力贫乏,因为他们也不知道有什么价值观值得坚守;而另一部分,则兴致勃勃而又过份低级地投身社会变革。。。他们最多是不错的专家,却很少有人成为知识分子。

每一代青年知识分子都要重新认识中国、解释中国。这种认识不仅来自于理性的判断、统计数字,更重要的是,它来自于你的双脚,你敏感的心灵。中国是用来被感知的,我们必须通过一些更简单、更微妙的方式去体会。

--------------------------

附简历:许知远,1976年出生,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微电子专业,现任职于《生活》杂志,同时是《金融时报》中文网、《亚洲周刊》的专栏作家。他也是单向街图书馆的创办人之一。曾出版《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转折年代》、《纳斯达克的一代》、《昨日与明日》、《思想的冒险》、《新闻业的怀乡病》、《这一代人的中国意识》等。

许知远文章集

豆瓣中的相关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