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寻梦3-丽江古韵

心目中的丽江,是一座充满古朴风情的小城,是一个被太多人赞美过的地方。但是若不亲自来丽江,你还是感受不到这座800年古城的独特韵味。
这是一座充满想象的城。
时逢旅游旺季,丽江古城里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多少破坏了古城的清幽雅致。所以要游丽江,最好是冬天去。因为这里气候温润,四季如春。

古城入口处的大水车,吱吱呀呀、昼夜不停地转动,仿佛昭示着这座小城与水的不解情缘。上善若水,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性。
从玉龙雪山上走来的一泓清流,在入口处形成若干分支,从古城中蜿蜒穿过,像血液一样滋养着这个高原小城的肌体。丽江人逐水而居,很多街巷中间都有一条水渠。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房屋不拘一格地随着地势水渠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绵绵延延,竟有3.8平方公里,因形似砚台而得名“大砚”古镇。
在城市里看惯了玻璃幕墙、钢筋水泥、宽阔的马路和喧攘的车流,乍到古城,会有一种时光倒流的错觉,白墙青瓦,斗拱飞檐,朱门深户,小桥流水,润泽油亮的青石板路,随处取用的甘冽井水,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古意朴拙、沉稳柔和,散发着古老而宁静的气息,让你在沉醉微醺中恍若隔世。

街两边的商铺,也都是古式的建筑,与民宅浑然一体。商铺前悬挂着一串串的红灯笼,和依依的垂柳交相辉映。店铺中多出售琳琅满目的各种工艺品和民族服饰。印象较深的是色彩绚丽、图案丰富的各式披肩,价格很便宜。
丽江是很多年青的艺术家喜欢流连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他们在小店铺里聚精会神地制作着他们的艺术品,等待着有人常识。有木雕、木版画、紫袍玉雕、烫画、在文化衫上即兴画画等。不过一般都不允许拍照。我曾长时间地看着一个画烫画的小伙子用一支特制的电烙铁在一块椭圆形的浅色木头上一点点地“画”着古城的风景,想像着这些年青执着的面孔,一点点地浓缩在古城浪漫写意的风情画卷中。

我就这样顺着曲径勾栏,漂移在板桥石阶的幽巷中,被草编、风铃和象形文字所蛊惑着。累了,就在临水而立的茶肆里,品一品云南特产的普洱茶,边欣赏街景,边享受丽江特有的休闲舒适的生活情调。总觉得这样的印象是如诗如画的,却想不起现成的即景的诗句,自己涂鸦一首吧:

槛外杨柳三两枝,
红灯初挂迎客迟。
小桥流水溶溶意,
不知今昔是何时?

历经数百年沧桑,古城依然没有老去,青石板上,长流水边,掠过多少人匆匆的脚步,古城依然气定神闲,宠辱不惊。但古城的中心已经被过度地商业化了,要看真正的古城,一定要到边缘的区域。避开如织的人流,走进纳西人家,才能品味原汁原味的丽江。

这是我们在古城边上发现的“甘泽泉”,丽江的泉水,多是“三叠井”的结构,第一叠是泉眼,在第二叠里取水食用,在第三叠里洗衣涮物。这里的人都是直接喝泉水,品尝了一口,果然清凉甘美,沁人心脾。
丽江是纳西族聚居地,古纳西族的东巴文化是中华文明中的一支奇葩。其象形文字比甲骨文还要原始,线条流畅,笔法简练,象字也象画,非常容易辨认,你不妨猜猜左图正中的那个字。
右图是东巴宫前着古装的老人。

入夜后的古城,红灯高挂,溢彩流光,平添几分旖旎之色。在酒吧一条街上,有爽朗的对歌、疯狂的摇滚,音响震天,人声鼎沸。真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入口处的广场上,有民间乐队的东巴古乐演奏,曲调悠扬,清越婉转,仿佛是穿透了千年的历史,从远古的雪山传来的。如果你愿意,可以自愿捐助,为民间艺术的传承做一点贡献。捐款就交给这个“胖金妹”(纳西语“漂亮MM”的意思)。MM确实漂亮,大眼睛怱闪怱闪地瞅着你。不知道是因为音乐的动人,还是MM的动人,很多游客都自愿解囊,当然临了还不忘和美女合个影。

丽江是一个惹人驻足流连的地方,是一个来了就不想回去的地方。品味丽江,不能走马观花,很多人愿意小住几天,在古朴的民居里享受一下温煦的阳光,放慢生活的节奏,清茗斜阳,飞觞醉月,游走在时间的反面。

看一看我在一个叫做“柔软时光”的小客栈前拍下的招牌,我一直在寻找的丽江魅力,原来,魅力就在这里。

把在凡尘俗世中打磨得越来越粗砺的心,在这样柔软的时光中浸泡一下,从忙碌而单调的生活惯性中抽离,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过。(另有一块牌子上写着“艳遇”,哈哈……)看着照片,我开始发呆,恍惚,游离……

100个人到丽江会发现100种丽江风景,一座桥、一棵树、一条小巷、一个深院,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丽江就在那里,安安静静、不动声色,等待着你去发现,等待着你去探幽烛微,尘怀尽洒,醉在不言中。

可惜我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不能再慢慢去品味和欣赏了。只能在不经意的回眸中,再怀想一下那令人心醉的柔软时光。离开的是脚步,留下的是梦想,也许就是这样无数的流连和遗落,让丽江永远散发出迷人而新鲜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