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新培训-数字引发的思考

7月24日至27日参加了在四川大学举办的教育部高校科技查新人员资格培训班,共有来自全国各高校的查新相关人员20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记述如下:

7月24日上午,开幕式,一些领导讲话,其中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周静副主任的讲话提到了一些统计数据,很有意思。

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从92年开始设立,开始只有12所,95年增加3所,这15所被称为第一批。后于2003、2004、2006年分别又认定了3批,目前一共是57所。下一次认定将于2008年进行。

查新业务量

2004年,5497件,平均190件/站

2005年,8732件,平均203件/站

2006年,11088件,平均258件/站

查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涨幅加大,这可能与教育部的导向有关。因为年检时如果查新量不够会被重点检查,且会被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相比而言,对查新质量的检查力度就很不够,虽然教育部一直提倡质量与数量并重,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明显是以数量为指挥棒。这可能也与质量不太好评估有关,某授课老师也呼吁教育部尽快出台查新报告质量评定标准,使质量评定有据可依。

2006年排名查新量前5位的学校

东南大学(754件)、浙江大学(648件)、上海交大(587件)、河海大学(573件)、四川大学(550件)。排在前4名的学校与2005年相比,除名次略有变化外,还是那几所。奇怪的是清华、北大这两所龙头学校并不在其中。

查新项目中非本校项目的比例

2004年,40%

2005年,48%

2006年,52%

用教育部官方语言解释:由此看出教育部查新工作站不仅为本校科研服务,同时也为社会科研机构服务。我馆的这一数字偏低,看来有必要大力开拓校外市场。

查新人员情况

2006年共有专职查新人员384人,平均9人/站,共有持证查新人员235人,平均6人/站。(只承认教育部和科技部的查新资格证)

周静还提到:某省情报所2006年完成查新项目3000件,而高校馆最多的也只有700多件。当我把3000件这个数字告诉某咨询馆员时,他只说了两个字:疯了!确实,3000件在我们看来是个天文数字,以年法定工作日计算,平均每天要完成10余件查新任务,不知道这个单位有多少人从事查新工作,但一个人平均每1-2天完成一项查新是肯定了的。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如何保证查新质量?

我曾经咨询过一位资深的查新人员,保质保量地完成一项国内外查新课题一般需要多少天,她回答说5天左右,最快也要3天。那么一两天完成的查新报告,其质量可想而知了。可是又有多少这样快速出炉的查新报告,在我们国家的项目申报和成果鉴定中发挥着“作用”呢?

联想到培训老师说的:有些查新中心根本不查外文数据库,或根本就没有外文文献。谁又来监督这些不负责任的查新机构呢?

而且,一年3000项意味着上百万元的收益,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下,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如何能保证查新质量?毕竟,在一定的资源和人力条件下,数量和质量必然是相互制约的。

接触查新工作不久,已经对查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产生了重大的疑问?这似乎并不是一个好的征兆。

言归正传,本次查新培训共有4个方面的内容:

谢新洲,科技查新与科研项目管理

吴晓鐄,查新报告的撰写与查新案例分析

王栋,DIALOG上机培训

张柏秋,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查新人员

(培训讲义将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站上提供下载,不知何时能放上去?)

总体感觉还是有一定收获。但是显然不能指望一次培训就能造就一个合格的查新人员。

谢新洲老师介绍了一些我国的重大科研项目情况,共有27种(我连一半都说不出来)。以NSFC(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例,06年共立项10271项,其中高校就有8091项,占了一大半。06年NSFC总投入经费达到36亿,07年为45亿。据说为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在3-5年内将达到300亿。这些科研项目如果都需要查新,那是多大的一个饼啊。博士点基金项目从2007年起不是已经要求必须查新了吗。

DIALOG的使用作为一个重点培训内容,用了一整天的时间。虽然是公认最好的联机检索系统,不过由于费用昂贵、用法复杂,注定不会被大多数的查新站所使用。更多的情况是,作为申请查新站必备的硬件条件开通,然后放在那里,很少使用。

最后的考试有点走过场的意思,开卷,题量较大,有些题确实不好答,不过估计不会影响最后的通过,想想1800元的培训费用哦,呵呵。。。。。。

总之,辛苦了几天,终于拿到查新资格证了,从此开始持证上岗生涯。:)